第246章 方羽的对策

办法还是有的。

稍一琢磨,方羽道:“拿点出来卖没意义,就那点东西,真要推向市场,怕是塞牙缝都不够。

况且,现在三家分店,还有十家分店在筹备开业,没有一点好的储备不行。

我看不如这样,不就是土鸡蛋熏肉桃花梨花吗,咱们直接从周边其它村子收,这样一来咱们赚钱,二来也算是带动经济发展,帮其它村子的村民赚点零花,你们觉得呢?”

卖是不可能拿出来卖的。

一家餐饮店,想要立足,其它都好说,有钱搞定不难,独独优质高端的食材,有钱也不一定能搞到。

尤其新筹备的店还都在一线大城市,竞争极其激烈,没两把刷子根本开不下去。

所以,储备供应周敏的计划绝对不能动摇。

这样一来,想要解决网络端的需求,便只能另辟蹊径,想其它办法。

便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目光才落到周边其它乡镇。

想法不错,就像说的,不但自己能赚钱,其它村子的村民也能跟着享受红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白荷说道:“这事我想过,具体操作倒是好解决,无非就是多请几个人,麻烦些,问题是,会不会拉低咱们自己的产品格调。”

网店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一直存在,哪怕到现在,还在主打竹制品和干制的菌类。

尽管年后上线了一批书画作品,卖得也不错,几百到几千一幅都有,但终究数量太少,不成气候。

如此,为寻求发展,她很自然便想到从周边乡镇寻找土特产上线。

而之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实施,就是担心连累自家的品牌形象,拉低格调。

在商言商,这种担心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纵观全世界,没有哪个顶级品牌愿意自降身价,进军低端领域。

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低端品牌,哪怕做得再好,想要进军中高端市场,也难上加难。

这就是格调。

当产品推向市场,品牌价值往往就确定了,哪怕以后发展得再好,人们先入为主的情况下,也会不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