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仙镇与朝阳村几乎直线相隔的这一带山脉是土质方山,海拔不高,骑马行山并不困难。七月十五,月华如昼,浓重的墨绿色和灰褐色的山体延绵不绝,只是在白月光的笼罩之下有几分森然。
“我们又回到这里了。”面对路旁这块被刻了三个记号的石头,我们纷纷下了马,易寒萧无奈地宣布这个人人知道的结果。
“这一路都是沿着山脊行走,怎么会?难道……”伏先生自言自语道,仿佛是想到什么,对易寒萧说,“请易公子遣暗卫往两边山谷去寻一寻是否有墓地。”
看到易寒萧挥了挥手,一部分暗卫分为两队各自往两侧山谷寻去,我问伏先生:“可是传说中的‘鬼打墙’?”
伏先生点了点头道:“我估计附近有墓鬼。”
“墓鬼?”易寒萧重复道,“墓地里的鬼?”
“顾名思义,正是如此。其实墓鬼是很安分的鬼,轻易不伤害人。他们喜静,不喜欢被生人骚扰,一旦被骚扰可能会惩罚骚扰他们的人,比如鬼打墙,让人原地转圈,走不出特定的区域;又或者只是发出飘荡的鬼火,吓唬人。”伏先生耐心地解释道。
“鬼火”一说在我原来所处的时空已经有了科学的解释,就是有机体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罢了,多发于夏季夜间。有时候更吓人的是,“鬼火”还会追着人走,这也是因为磷火很轻,在有风或者人路过带动空气流动,磷火跟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随着人的步伐,时快时慢、时走时停都不足为奇。不过奇怪的是,夏夜的温度远没有白天高,不知为什么磷火没有在白天燃尽?
“原来鬼还有那么多种类。”我回了一句,并不打算科普“鬼火”的来源,“我还以为所有死去的人都只是称为鬼。”
“百鬼夜行,原来确有其事。”易寒萧慨叹一句。
很快,两边的暗卫都回来了,查探结果是左边山谷有大一片墓地,从坟包数量看来,不下百个。伏先生闻言脸色一变,喃喃道:“怎么可能?”
“先生,可是哪里不妥?”易寒萧见他如此颜色,不禁发问。
“公子有所不知,堪舆之术认为阴宅须‘入山寻水口,登穴看明堂’,明堂即墓穴前方一片平整开阔的地方,谓之生机勃勃,前途无量。反之,墓地设在窄小局限的山谷,怕是事有隐情,冤魂不散。”伏先生担忧地说。
“可有墓碑?”易寒萧问暗卫,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后又问伏先生:“依先生之意,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