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北风痕兮红粉面 下
她相信,东宫佐臣对秦王与晋王的防备警惕之心,较之朱棣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断然不会受他们的挑唆。更何况,这次被弹劾,他们的罪名可比朱棣重多了。
那么,除却诸位皇子,还会有谁希望太子与朱棣他们斗起来?
忽地,她眸光一凝,看向朱棣,“郭大人若是入罪,会有何下场?”
朱棣嘴角轻勾,“三族皆诛。”
徐长吟微眯下眸,“宋大人查到的证据不足以定其罪?”
“宋庭本欲将罪证收集齐全后再上疏,无意走漏了风声,当晚书房走水,人虽无事,证据却烧得一点不剩,他担心夜长梦多,这才当朝发难,只是最终溃于证据不足,未能使郭桓入罪。”
徐长吟沉吟片刻,才道:“如此说来,父皇将宋大人下降户部,应是对郭桓起了疑心。宋大人既能查到他的罪证,想必其行事并非一点痕迹未留。当务之急他必得想法善后,可朝臣的眼睛都盯着他,他不敢妄动,此时就需一件更轰动且更能吸引朝臣注意的事出现。”
她唇边逸出一抹凉意,“于是,他怂恿早已对你们不满的东宫佐臣上疏,继而又设法使宋庭来北平府调查你,之后在北境内将他杀了并嫁祸给你,一则泄恨,二则杜绝他查下去,三则洗脱嫌疑并拖你下水。之后他再将凶手的线索指向东宫,任你再信任太子也难免不会心生怀疑,再加之秦王与晋王……一旦你们与东宫斗起来,朝中势必会掀起轩然大波,届时谁还会注意他?便是事后再追查,只怕也早将痕迹抹得一干二净了。”若果真如她的猜测,那一切就能说得通了。为何朱棣三兄弟会突遭东宫针对,宋庭又为何遇刺,现场还留下那几个嫁祸的血字,一切不过是有人移祸江东,妄图将水搅浑以转移朝臣的视线,给自己扫尾善后的时间罢了!
朱棣含笑道:“娘娘果是足智多谋,与本王的想法不谋而合。”
徐长吟严肃的神情瞬时被他破了功,没好气的乜他一眼,“你早想到了不是?还任我在这猜了半天。”
朱棣笑而不语。本来,他并不欲拿这些事让她烦心,可若不与她说,日后她在外头听到流言蜚语,反而会更忧心。
“虽说咱们怀疑是郭桓在背后乘间投隙,但并无确凿证据,且眼下当务之急是找到宋大人。”否则纵使他是清白的,朝廷那边也不好交待。
朱棣点头,“此事我会亲自查办。”徐长吟偎入他怀中,紧紧圈住他的腰,“不管如何,万事当心。”
朱棣低头吻吻她的发顶,低声道:“我知,你无需忧心。”顿了下,他又道,“吴莲衣那里我会暂且派人盯着,毕竟事情是她最先发现的。”
徐长吟看看他,叹了口气,叮嘱道:“不管你怀疑她什么,莫让人冲撞了她。”
旦日,徐长吟召见吴莲衣,并未提及怪石林之事,只是嘘寒问暖一番,又赏赐了些得用之物。
吴莲衣依旧一副宠辱不惊的态度,谢过恩后便自告退了。
回到住处,她歇息了片刻,随后向管事告假出了府。在她踏出府门之后,两抹毫不起眼的身影悄然跟上了她。
吴莲衣一路到了城中最繁华的街道,好似闲来无事的随意逛着,在胭脂铺里逗留了小半个时辰后,才拧着两只妆盒出来。
街上极是热闹,行人熙熙攘攘,吴莲衣东瞅瞅西逛逛,忽而不远处驶来两驾华贵的马车,瞬间使得宽敞的街道变得拥挤起来。吴莲衣被人群挤到一旁,手中妆盒倏地被人撞落在地,她蹲身去拾。
不远处,一直尾随着她的人眉头一皱,赶紧朝她的方向挤过去。然而,待到得近前,已然没了吴莲衣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