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虎孙

说起来李广也是够倒霉的,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李当户和二儿子李椒都死在了自己前头,好不容易三儿子李敢因军功得封个关内侯,却又因为击伤卫青被霍去病射杀。这下,刘彻心里也觉得挺对不起李广一家,毕竟人家为大汉朝廷征战数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对于李广的死,刘彻或多或少是脱不了干系的,可不能让老李家就这么绝后。于是,李敢死后,刘彻派人一打听,得知李广的大儿子李当户当年还留有一个遗腹子,就赶紧安排人把这个孩子照顾好,也算为老李家留下一丝血脉。这个孩子就是李陵。

李陵毕竟是李广的后人,家族的基因十分强大,长大后骑射功夫同样非常了得,而且因为小时候的遭遇,为人也没什么架子,相当能团结身边的同龄人。成年后,李陵进建章宫做了侍中,后来同样独自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腹地两千余里。当时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帝让他走的依旧是卫青和霍去病的路子。虽然李陵第一次出征没什么斩获,但回来依旧得到皇帝的嘉奖,做了一个骑都尉。随后,刘彻命他屯兵酒泉和张掖两郡备战。

李陵本就年少气盛,这下得了皇帝的赏识,更是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做出一番大事业,重振他李家将门的威风。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皇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进攻匈奴右贤王。这时离卫青和霍去病横扫匈奴已经过去二十年,在匈奴人眼中,如今汉朝的一线将领,如浞野侯赵破奴等辈,其水平比之当年让他们闻风丧胆的卫霍二人相去甚远,李广利就更加不入流了,所以匈奴人并没怎么防备他。以匈奴高层对李广利的认识,李广利能做的也只是到大漠草原免费观光旅游一番,然后就班师回朝,甚至可能顺路拿几个边民的人头杀良冒功,还可能捎带着克扣一些军队粮饷之类的。

让匈奴人没想到的是,李广利这次不知道是抽了哪根筋,三万人居然一路杀到天山脚下,打了右贤王一个措手不及,砍杀匈奴一万多人。这下,李广利算是把匈奴人惹毛了,且鞮侯单于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调集了数万骑兵,把打完仗正得意扬扬、没来得及撤退的李广利团团围了起来。

猎人一下子成了猎物,李广利马上就慌了。他本来就没什么经验,现在更是胡乱地指挥手下突围。由于匈奴人早有准备,汉军连续战了几天都没能在包围圈中打开一个缺口。这下李广利抓瞎了,原本军队的粮草就不足,现在更是到了人困马乏的绝境,眼看就要为国捐躯了。

想到自己在长安还有大把的银子没有花,还有大好的荣华富贵没有享受够,李广利既绝望又不甘心。正无计可施的时候,军中一个叫赵充国的代理司马找到李广利,对他说:“将军,现在情况非常紧急,军中的粮草已经耗尽,如果再不能突围,恐怕谁都没有活路。我虽然是军中一个管律法的文官,但请让我带领一拨人在前面突围,将军您率大军在后相机而动。

如果成功了,将军您就跟着突围;如果失败了,您再想其他的办法。”

李广利哪里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反正他自己肯定是不敢带头突围的,于是就答应了赵充国。赵充国虽然是个代理的司马,但这个人着实是个猛将,他手下的一百多个士兵也个个都是敢于陷阵杀敌的勇士。赵充国早就瞅准了敌人包围圈的薄弱处,领了军令便一马当先,带头直扑敌阵。他身后的士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如出笼的猛虎,只把匈奴人打得措手不及。

本来匈奴军队已围了汉军好几天,看汉军始终没法儿突围,就等着再过两天汉军自己饿死,哪会想到汉军中竟突然杀出这样一群家伙。看着眼前的这些人,他们跟这几天前来突围的汉军相比,不管是战斗力、作风,还是不要命的程度,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尤其那个带头的,身中二十余刀,整个人都已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却依然冲杀不止。匈奴人一下子慌了手脚,几万人马的包围圈一下子就被这一百多人硬生生地撕开一道缝隙。和匈奴人一样被赵充国吓得心惊胆战的李广利这才得以带着残余的部队顺着这一丝缝隙逃出匈奴人的包围。

主将无能累死三军,三万人的队伍大败而归,仅剩三五千残兵。依律,李广利罪责难逃,按以前李广和公孙敖的例子,至少也得落个拿钱赎命的下场。可李广利虽然带兵打仗对付敌人不行,对付皇帝他还是有一套的。刘彻让他去述职,他先讲述了自己如何奇袭右贤王,并强调当时斩获甚多,而对于为何会陷入匈奴人的包围,李广利则轻描淡写,将其归结为意外。最后,他又着重强调了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自己如何带领手下的将士与敌人僵持,以及在自己大无畏精神的感召下,手下的将领赵充国如何身负二十余处创伤依然死战不退,直杀得匈奴人心惊胆战,无奈实在寡不敌众,这才撤退。他硬生生把一场大败讲成了一场惨胜。

当然,刘彻不是傻子,事情究竟是怎样的,他心里自然有数,但李广利代表的是他刘彻,否定李广利就是打自己的脸。所以,刘彻并不愿意处罚李广利,而李广利也懂得刘彻的心思,知道树立赵充国这样一个正面典型,正好拿来做挡箭牌,转移大臣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