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跑回了关中,原来守成皋的英布一看刘邦跑路,怎么还敢待在原地等项羽来进攻,马上跟着刘邦跑了,成皋轻易地就被楚军占领。刘邦很清楚荥阳和成皋对他的意义重大,自然是丢不得的,他回到关中后,马上又纠集了一票人马,准备和项羽再战荥阳。
虽然刘邦总是打不过项羽,但好在他手下能人很多,他也善于听别人的意见。这时候,他手下一个叫辕生的谋士给他出主意,辕生说:“您和项羽在荥阳打了这么久,总是吃亏,怎么还想着去荥阳呢?我建议大王这次要打不如出武关打,反正项羽的注意力都在您的身上,您出武关,他肯定会跟着跑到南边来,这样我们坚守在荥阳的士卒就可以得到休整的机会。您再命令已经占领赵国的左丞相韩信去攻打燕国和齐国,这样就相当于我们从北面和西面包围了项羽,他要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要被分散,那个时候,我们再以逸待劳,一定能够战胜项羽。”
刘邦一听,是这么个道理,而且自己确实没什么其他好办法了,就带着队伍出武关驻扎到宛城。这时候项羽已经快把荥阳城的城墙都刨平了,拿下荥阳指日可待,可一听说刘邦那厮跑到了宛城,他立即抛下唾手可得的荥阳,带着大队人马急匆匆地直奔宛城而来。
刘邦见项羽果然上当了,就一面命令队伍坚壁清野,不和项羽交战,一面派人催促韩信和彭越赶紧行动。彭城之战后,彭越一直在项羽的后方打游击,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策略不断骚扰项羽军队的粮道。这次接到刘邦的命令,彭越更是卖力表现,带着他的游击队不仅断了楚军的粮道,还打败了项羽的亲信项声,杀死了将军薛公。项羽一看这情况,不亲自出马是不行了,只好撇下刘邦不管,命令手下一个叫终公的将军守成皋,自己率队去打彭越。
刘邦一看项羽离开了前线,觉得机会难得,也顾不得分散楚军实力的策略,马上率领大队人马进攻成皋。
为什么刘邦不再等一下,准备充足再出击?其实刘邦也没有办法,彭越虽然表现积极,但韩信的大军在赵国一直没动啊。刘邦清楚,彭越怎么会是项羽的对手,如果他现在不趁机占领成皋,等项羽打败了彭越,自己就没什么机会了。
好在项羽虽然天下无敌,但他手下没几个像样的将领,这个终公也一样,就是给楚军将士送终的,完全不是刘邦的对手。刘邦趁着彭越吸引走项羽主力军的机会,迅速挥师北上,轻易打败终公占领了成皋。
正如刘邦所预料的,游击队长彭越在项羽面前不堪一击,项羽很快打败了在楚国后方捣乱的彭越,正准备一口气把彭越赶到海里喂鱼,这时他又接到了成皋被刘邦占领的消息,不得不回师对付刘邦。
项羽被刘邦踢皮球一样调来调去,依项羽的脾气,当时肯定窝了一肚子的火,他心里肯定发誓要一次性彻底解决刘邦。回到前线的项羽准备步步为营,不受刘邦这个香饽饽的诱惑。刘邦不是爱在成皋待着嘛,项羽就让他先待着,自己先拿下荥阳,再拿下成皋,一步步地把他往绝路上赶。
项羽再次来到已经被围困多时的荥阳。这时,荥阳城里的情况极其差,刘邦上次逃跑时,城里已经“绝食”,之后又过了将近一个月,估计连死人都吃得差不多了。这次项羽终于攻破了荥阳,破城时,楚军生擒了荥阳的守将、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
项羽对这个在刘邦出逃后,在绝境中依然坚守了荥阳一个月的将领充满了兴趣。他要搞清楚,为什么刘邦带兵打仗不如自己、对士兵的爱护不如自己、身上那股英勇豪迈之气也不如自己,像纪信、周苛这样的人却甘心为刘邦卖命。自己的手下如英布、范增这样的人却接二连三地离开自己?于是项羽命人将周苛押解到自己面前,对他说:“如果你肯投到我的帐下,我就任命你做上将军,封三万户,怎么样?”
周苛鄙夷地看了项羽一眼:“哼!不如你投降我们汉国吧,我们也可以给你高官厚禄,你小子可不是我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