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渐开始黑了下来,小山坡上的天气更冷了。
大伙早就已经是饥寒交迫,看来在这露天的土围子里,是没办法熬过这漫漫长夜的了。
我提议还是到山下去,找个背风的地方暂时躲避下寒气,熬过这一夜再说。
于是我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行人只得匆匆下山,在半路上找到一座可以暂时借住一宿古庙。
疲惫不堪的众人走进破旧的古庙,正准备坐下休息时,才发现里边生着火,居然还住着人。那是一位年过五十女人,看到她一身敦衣百结的样子,可能是一个沿街讨饭的老妇人。
老妇人看到我们这群人进来时,也略略吃了一惊。
当她看清了我们一行人,其中有男有女,我们的衣服虽然较脏,但并不破烂,质地也还不错。看得出来我们原本应当是家境不错的人,只是现在处在战乱时候,不得已外出逃难的人。
热心肠的老妇人马上大声招呼我们,让我们先在她燃起来的火堆旁坐了下来,先烤烤火暖暖身子。
老妇人还有些自来熟地拉着丽蓉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还一边问寒问暖个不停。
吴丽蓉本来就有洁癖,最不喜欢肮脏的东西,开始见老妇人一身脏兮兮的,将被拉住的手往后缩了缩。
后来见到大家身上的衣服并不比老妇人干净得了多少,不禁有引起哑然失笑,便任由老妇人拉着。
几个人在庙里的火堆旁边还没坐上多久,我们大家的身子都没烤暖和,就看到从外面进来了一个手持木棍的汉子,接着又陆续进来三四个人。
我马上有些警觉地站了起来,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千万不要遇上什么土匪之类的事,那样可就麻烦大了。
“你们别怕,别怕,他们不是坏人”见我们大伙有些惊疑不定,那位讨饭的妇人赶忙解释说:“他们都不是坏人,他们都是这里附近砍柴的樵夫。他们经常砍好柴晚上在这里歇一宿,天亮了再担进城里去卖。”
我仔细打量了对方几人一番,见对方都是一脸憨厚老实相,的确是本地的樵夫,况且他们也并无恶意,我也就放下心来。
几个樵夫在院子里生起一堆火来,烧水煮了一锅薄粥,虽然是一锅薄粥,但粥香闻在已经饥饿了两天的人的鼻子里,引起几阵雷鸣般的腹鸣。
几个樵夫正要吃粥,转眼瞧见蒋清扬等人饥寒难忍,腹中饥肠雷鸣,也是实在可怜,就大声邀请他们过去一起将就吃一些充充饥也好。
虽然是一两碗薄粥,此刻当真是比山珍海味还要好吃许多。我等感激地道了声谢,上前吃了些滚烫的薄粥,烤着火,身上感觉比刚才不知舒服了多少。
呼噜噜地喝完碗里的薄粥,大家已经熟识多了,他们不禁开始互相攀谈起来。
蒋清扬心情沉重,没有怎么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