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支棱起来
“靠山山倒,靠人人倒,你们靠着朱河,能赚多长时间?”
两句刀子刺下来,把真定县局势评判清楚,不言而喻
“放眼整个真定县,从业时间最长、对各行各业了解最深,除了你,还有谁?”
李宛儿坐在石凳上,翘二郎腿,修长白净,让人挪不开眼睛。
她虽端坐,端庄与性感混杂一身,融合得恰到好处。
可师爷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数着人口、人才、有记录者。
那长公主的话,确实是有道理。
师爷沉沉的叹了一口气。
不是他愿意沉迷依靠县令爷,而是自己家世不曾清白,连当官的资格都没有哦!
“哪有那么简单。”
他眼神左右躲闪,胸膛内神思混杂,最终酝酿成一句淡淡的叹气声。
要知道李隆登基后,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门阀制度削弱不少,又大力举荐科举制,任用以贤能和才学为选举宗旨。
可再放松要求,也得看家世是否清白,家人是否获罪,如若有半点冒犯,即便聪明绝顶,也没有参加科举的权利!
无科考功名,没有荫封来源,师爷哪儿有权利!
谁都知道,一县之长最有讲究,选谁用谁,牵扯到千丝万缕,说道太多了。
除了真定县,师爷毫无人脉,即便办事得力,也只能止步于此。
李宛儿当然知道,她比绝大多数人都要了解:师爷身份越级,难度无异于一次次投胎。
“好啦,我老了,幻想不动了。”
“若是下辈子……说不定还行。”
数着地砖的裂缝,似乎有成千上万道,但这些还比不上师爷脸上纵横的沟壑。
世道比以前好多了,但还不够好。
师爷这辈子,五张多了,若想越级,比登天还难啊,他若是在这把年纪还幻想,估计愁苦致死。
底层人的生存智慧之一,就是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何必招惹是非?
可一个人如果真的不想,那就不会胡思乱想。
师爷挪开眼睛,恰好证明他忘不掉心理野心和好奇。
县令职位,他这辈子不敢幻想,何况朱河还在位?
可若是朱河履行流官职责,那就不一样了。
“外人管理,和本地人管理,那效果肯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