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掌掴萧二小姐

第九十七章 掌掴萧二小姐

那是一个发生在正隆年间、某个烈日午后的“惨剧”。

哪怕只是轻飘飘一句话,都让萧伯豪记住了朱河的残酷。

“生意人之间的事情,怎么能说偷呢?”

朱大人的话,难免让萧伯豪一愣。

朱河不跟他兜圈子。

“废话,你都把人马安插到我的场子,不是偷是什么!”

“明明是你来求我,结果,我还要把杂交水稻的种子送给你?”

说是帮忙割水稻,可是原生稻子、秧苗他们也能随时来接触到。

久而久之,超级水稻的技术必然流传。

“是有那么点道理,可是……”

没有可是!

想让真定县沦为东境的技术小弟,想都别想。

朱河这等做惯话事角色的人,怎能不知道萧伯豪的心思。

“我们只出售处理好的精米。”

“至于你那点花花肠子,老老实实放在肚子里。”

价值数百万黄金的水稻技术,怎么可能被区区五万元拿下?

即便在朱河的老家,这项技术从一开始就价值过亿。

萧伯豪有些不情不愿。

难道就一点情面都不给么?

说实在的,他也没想明偷,只是想安插点人手,看看水稻种植的秘密罢了。

真要偷,还得过两年了。

贼心思摆在桌面上。

那叫一个尴尬,幸好朱河没把话说死,精米是可以买的。

“那精米一共有多少斤?”

“听你这意思,是想全包了?”

多年的经商头脑,让萧伯豪听出端倪。

“是,那是。”

“据说能亩产八百斤。”

“若是年产十六万多斤的精米,小意思。”

他有些自豪,手下掌管的粮店那么多,销售这些米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不过。

师爷的回答,让他的自豪大打折扣。

“是亩产两千斤!”

“若是八百斤,我们朱大人都要倒立爬行谢罪了。”

“今年年底保守估计,收获四百万多斤精米不成问题。”

两千斤??

这是典型的吹牛皮了。

萧伯豪眼睛都直了,整整四百多万斤的米,要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那一个真定县肯定吃不完阿。

一个成年人一年吃两百斤到三百斤,也就是说,最少留下百万斤的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