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民心所归
“三代以后,他们的孩子就会忘记北山部落,甚至都不知道北山部落的名字,彻底的成为楚人。”
“而当没人记起北山部落时,北山部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亡,湮灭在咱们大楚的历史长河中!这才是真正的亡族灭种!”
百姓们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场间都是倒吸凉气的‘嘶’声。
“是啊!这么一说...好像是这个道理。”
“你们应该都知道眉山矿场的楚民吧?他们被北蛮劫掠去了几十年,在矿场受苦受难,他们就一点没忘记大楚,始终以楚人自居,宁可死在楚境,也不行苟活在北蛮!”
“如果陛下任由北山部落去做苦力,恐怕也是一样的,总有那么些人侥幸活下来,同时又铭记着北山部落,铭记着这份仇恨,那才麻烦!”
“陛下这给他们半颗甜枣,就能让他们彻底的灭绝文化,这才是高招呢!”
“可不是吗?和陛下从云上草原劫掠来的那些财富而言,安置北山部落遗民的钱不过九牛一毛而言,用他们自己的钱,来给他们一点点的好处,就能让他们感恩戴德,就能让他们的后代彻底忘了北山部落之名,灭绝他们的文化,这才叫厉害呢!”
百姓们纷纷交口称赞,而说八卦的那个人面色铁青。
他心里只有一个感觉:坏了!
以往他们这些造谣的之所以能够无往而不胜,主要是因为两点,一个是数量,他们广泛的在城中各处宣扬谣言,除了世家和将门外根本没有别的势力能够有足够的人数和他们抗衡,谣言本就是一传十十传百的效率,传谣的人基数越大,那谣言散播的势头就根本势不可挡。
第二点就是依靠世家庞大的文人数量所提供的各种说辞,这些说辞用很多看似有道理的论述,给谣言提供了理论,让百姓深信不疑,尤其是会给百姓们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他们自以为看破了朝廷的阴谋,并以此为自己侃侃而谈的谈资,快速宣扬出去。
而反观所谓官府的辟谣呢?衙役们哪有哪个心思多说?往往只会是敷衍的说几句,然后就完成了任务去交差了。
衙役们那种敷衍的态度,只有几句的言辞,如何去和世家将门麾下这些专业传谣的人比?
这些人更有耐心,态度更好,有更充分的说辞,并且抓住了百姓们的各种心理,让他们自以为掌握住了真相,可以去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