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一日缓冲
民意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即便这份万民请愿书上的名字都是各大世家麾下的人,可赵策也知道,这只是因为时间紧迫而已。
只要徐尚书想,世家和将门可以立刻将谣言传播出去,并且添油加醋的渲染,激起民怨,让百姓们真的觉得赵策给了北山部落的遗民优待,明明有田有财,却不管大楚百姓的死活,优先安置北山部落那些曾经的嗜血敌人!
这个年代民智有限,百姓们大多没有什么大局观,不会去想其实让北山部落的遗民稳定下来,融入大楚,是一件多么难的事,能够付出一些田地就做到这一切,代价已经极为低廉,更何况本身这些田地的价值和赵策从北山部落中获得的财富而言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等于不过是抢走了北山部落十成的财富,最后大发慈悲还他们一成的财富给他们置地而已。
而且置地以后,楚廷还会年年收税,稳赚不赔。
百姓们在世家谣言的刺激下,只会生出对比的不满心态,为什么那些田不给我们?而给敌人!
更何况,赵策猜想,世家能够传的谣言可不止这些,徐尚书完全可以污蔑赵策的动机是想用好处收买这些北山部落的遗民,让他们感恩戴德,并且有朝一日成为只听从赵策命令的兵马。
这样传谣,就更会显得赵策不信任自己的子民,反而信任北山部落那些敌人!民意会更加的汹涌!不可制止!
赵策叹了口气。
到了这一步,他的确不能再用自己的私库或者国库去安置北山部落的遗民了。
赵策面露冷芒,但若就想就此制止他的计划,那就是做梦!
赵策知道,自己一旦承认自己的计划是错的,并且放弃原有的安置北山部落遗民的计划,将意味着什么!
一来,他大胜而归的威势将被世家和将门打破,好不容易有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而且稳稳的压制了世家和将门嚣张的气焰,可最后竟然因为这么一件处置俘虏的事而又让世家和将门重新占据上风?那是多么的可笑!
二来,他毁了对北山部落遗民的承诺,影响到的可不只是北山部落遗民对他的信任,说实话,赵策根本没再打算启用这些北山部落的遗民,也不在乎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全天下都知道他在处置北山部落遗民上毁了诺,那以后战事再起,谁还能再相信赵策?谁还敢对赵策投降?
天子的信誉,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