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谁是傻子

第二百二十章 谁是傻子

到了边境,曾松林才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商人。

因为他无法问心无愧的去忽悠傻子。

一匹布一头牛,这是何等离谱的交易。

这种事情若是发生在广陵府,曾松林会立刻被官府带走,最少吃三十罚棍。

但在这里,一匹布换一头牛俨然是常态,甚至曾松林觉得,自己要是在狠一点,一匹布能换两头牛。

可真到了交易的时候,看着那些脏兮兮的牧民以及他们瘦弱不堪的孩子,曾松林心软了。

还主动把价格提高到了两匹布。

曾松林问陈庸,自己这种心态究竟是对还是错,因为从广义上来说,这些牧民算是异族,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他们心软,是否有违圣人训诫?

陈庸告诉他,悲悯之心人皆有之,只是他的悲悯之心有点过头,蜕变成了圣母。

曾松林不懂什么叫做圣母,他只知道,用两匹布换牧民的牛,他晚上能睡个好觉。

牛羊收购多了后,曾松林又用极为“昂贵”的价格雇佣了十来个牧民,让他们帮着宰杀牛羊。

雇佣的价格,还是两匹布。

牧民们一边杀牛羊一边小声讥笑曾松林是傻子。

曾松林端着茶壶站在一旁看他们杀牛,对身边的仆人说你瞧这群蠢货。

这场双方看彼此都像傻子的交易,以如此怪诞的方式在西北草原上演。

宰杀牛羊时,皮都得完整的剥下来,这些皮料运回广陵府,就会成为最顶级的上等货。

至于肉,则用盐巴腌制起来,放在火堆上熏烤,最后挂起来,让西北的大风将肉块自然风干。

燕夏边境最不缺的就是盐巴,尤其是青盐,毕竟西夏国的开国皇帝,就是个盐贩子。

只不过这里的盐巴无法运出去,因为青盐的价格太过低廉,会严重损害燕国盐商的利益,影响大燕的盐税。

无法运送出去的青盐,全都便宜了曾松林,以前的他一直以为,游牧民族都很缺盐,毕竟史书上都是这么写的,可书本上的东西,也有有失偏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