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夜谈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谈

丰城水道很发达,因为靠海,常年多雨,加上西边临大山,无形中挤压的丰城地势就矮了一头。

丰城还是盐产重地,不知道那一代郡守突然开窍了,直接才城内修了好几条水道,从西边往东六,山泉源源不断,但不会给城内造成积水,而是顺着河道一路进海。

刘贵跟诸葛欢所在的这条河,就是丰城最大,最长的一条水道,因为开拓的足够深,足够长,也足够宽,水流就会平缓很多,十分适合从山涧流下的 鱼儿生存。

这样一晃几十年过去,小鱼苗也都成了大鱼,因为吃不得盐水,全部生活在这条河道内,进无前路,退也没有退路,城中很多人想吃淡水鱼,就会拿着钓竿,开始沿着河道垂钓。

诸葛欢有点喝多了,老头子本身酒量就不行,加上用坛子,大口大口的喝,喝多少也没个数,“我还是不甘心。”

“恩?”刘贵好奇。

他老爷子不甘心什么?

“你不为朝廷效力啊,你的才学用来经商,实在可惜,要被荒废。”

诸葛欢接着酒气,将话题硬生生转了弯聊回来。

主要还是老爷子惜才,寻常草包找他举荐,他都不会多看一眼。

但刘贵确实不同,记忆犹新就是那句‘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这要是入了朝,将他的才学发挥出来,必然利国利民。

刘贵有些无语,“要是当官真的好,恐怕诸葛先生也不会告老还乡。”

“据我所知,朝中内阁七旬老汉都有,尚且不愿泯然众人,您老今年也就五十多些,做武将是垂垂老矣,但当文臣,也算当打之年的尾巴,为何急着卸任?”

“恐怕还是朝中风气不正,官官相护乌烟瘴气,您老看不下去,也不愿意同流合污,才跳出来的官场,对吧?”

诸葛欢赞许道:“如此可教也,看得清形势,明白的了局面,你要是进入官场,肯定能混的风生水起。”

“你天生就是做官的材料,不入朝堂,实在可惜。”

刘贵无所谓的耸耸肩膀,“高.官厚禄与我无缘,再说了,现如今朝堂上,真是有能力就能获得相应位置的?”

“这些其实您老心知肚明,何须我们把话说透了。”

古代封建社会,官场制度最是黑暗。

究其原因,还是信息不通达。

就拿丰城郡守杨路才来说,现在已经明着贪污了,丝毫不避讳外人。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在这边做什么,大周京城根本就不知道,山高皇帝远,还不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