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洗地

第一百一十四章 洗地

几天后,地洗两遍,李安然查看土地情况。

王 刚、甄雪莹两个人也跟着。

刚刚浸泡过的土地,泛着白色,这就是盐碱,已经好很多。

李安然拍拍手:“可以找人耕种,”

“这么晚了,还能种吗?”甄雪莹不能理解。

“可以,只不过今年只能种一季,我们只要高粱。”

招募民众种地,是非常复杂的事儿。

如今,清河郡还有些流民,全被王 刚收纳,足足有两千多人。

王 刚本意采用之前的地主的方式。

即他们租赁土地,流民种地,缴纳地租即可。

李安然不同意。

他要求所有流民必须签订契约,他们不是佃户,而是工人。

说到两种方式的区别,李安然道:“地主那样的模式,是以盘剥百姓为主。”

“我们是为了收获高粱。”

“盘剥几个苦哈哈的流民有什么意思?”

甄雪莹并不能总能理解,但却默默记住李安然的话。

双方接触加深后,她发现自己对李安然的误解很大。

他并不是人们以为的那样。

他那些稀奇古怪的理论。

什么生产力、生产关系虽然不知道从哪里学的,但却总是正确。

清河种植公司成立后,明显感觉到大家热情高许多。

一千多亩土地,两天时间不到就全部平整好。

连带种植跟管理,这些流民比自己的地还上心。

甄豪这些日子主要忙碌着收高粱。

收来的高粱全部送到酿酒作坊。

一批批蒸馏过的酒糟堆在酒坊的角落里。

甄豪又在一个地方,按照李安然的办法建了个猪舍。

猪舍采用双面,通风设计。

头一批扔进去一百多头小猪,任命专门人管理。

总之一切欣欣向荣,王怀岩看到这种情景莫名其妙振奋。

李安然自己更加关注的,是枪械制造。

马腾两次刺杀,叫他心有余悸。

穿越一回,总不能就这么莫名其妙死了。

他请来几个铁匠,教他们学会转炉炼钢。

光是这个就折腾了半个月之久,才第一次炼出来真正的钢。

出炉时,几个铁匠围成圈,死死盯着刚冷却好的钢锭。

其中一个铁匠用十分不确定的语气:“这是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