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婉月听着村民们的议论,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如果这事儿是真的的,那她由衷为陈业感到高兴,但同时也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
凡立功德碑者,即本氏族人有大善举,如二十四孝类善举。
对于碑主来说,能被立功德碑,是一种褒奖和颂扬,对于当时和后人则是楷模和榜样。
可楚婉月心里充满了担忧。
她深知陈业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村庄的热爱和对百姓的责任。
因此,她担心为陈业立功德碑这样的“造神”行为无异于捧杀,可能会给陈业带来不好的影响。
人们喜欢造神,一旦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或想象,便会疯狂将神像砸碎。
人们对于自己愿意造出来的神,对其道德要求是无限高的。一旦成神,人马是不容许自己造出来的神有任何污点。
可人无完人,是人又怎可能会不犯错呢?又有几个“神”能扛得住这样的烈火烹油呢?
而且,有人被捧,必会有其他人看不惯。
当你不符合他们心中的形象时就是神不配位,于是人们就要开始毁神了。
除此之外,楚婉月也担心朝廷会因为百姓自发为陈业立功德碑一事,对陈业产生反感。
当年陈业的父亲陈千山因为在党政与帝位争夺战中站错了位置,直接导致陈家人被贬,连陈业也收拾行囊直接躲回了陈家庄。
如今陈业若因被立功德碑一事在陛下面前冒头,说不定还会招致陛下的不满……
楚婉月心中纠结着,她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担忧和顾虑。
她知道,陈业为了廉县和陈家庄的安全付出了很多,他确实应该得到百姓们的感谢和敬仰。
但是,她也希望廉县的百姓们能够理性看待陈业的贡献,不要过分夸大和神化他的形象,以免对他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误解。
最终,楚婉月还是决定在不知事情真假之前,自己还是保持谦虚和低调,应该就不会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