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天也命也
曹公公听唐泽行的话,吓了身白毛汗。
若是唐泽行说的是真的,太子妃娘粮价三倍溢价,那还了得。
肆意哄抬粮价,从中谋私已经是重罪。
太子妃这样,一日之内将粮价三倍溢价,这等灾荒年,会造成百姓恐慌,粮食被粮商们肆意囤集,二次哄抬物价。
曹公公带着唐泽行连奔带跑求见皇上。
……
临沂城这边大小粮商见到府衙贴出的公报,米价由原来的十五钱直接溢价一倍,三十钱一石。
临沂府第一期收购一万石。
临沂城内各大小粮商热议。
“唐首府连日赈灾,看样子是府衙内的官粮放尽了,听说皇帝东巡这几日就要到达临沂。”
“是啊,唐首府怕是担心流民暴动,被以赈灾不利治罪,所以才溢价收购粮食吧。”
“对对对。”
“若是这样,那么咱们谁都不卖,粮食岂不是还得溢价。”
“对,不卖,起码得先观察。”
各大小粮商集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先等一等,憋一憋粮价,府衙会妥协,还可能溢价。
临沂城内府衙张榜溢价收购粮食,由原来的十五钱一石,议价到三十钱一石。
消息不胫而走。
很快传到荥阳、商丘,以及关外,齐鲁等地。
临沂城灾民泛滥,已经引起了一次流民大规模暴动。
临沂知府唐泽行张榜溢价收购粮食,三十文一石。
此次粮食溢价莫大的商机啊。
其实这几日流民汇聚,几百万之众,临沂粮价已经几次溢价了。
由原来的十二文一石,溢价到十五文一石,府衙张榜三十文一石。
齐鲁两国的粮商们虎视眈眈。
一倍以上的溢价足够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大乾连年大旱,这又遭到蝗灾,大乾国库空虚,溢价收购粮草情理之中。
这时探报来报:
临沂府衙之所以溢价收购粮草,是因为大乾皇帝东巡视察临沂灾情。
临沂知府唐泽行怕流民暴动,皇帝怪责,所以才溢价收购粮草。
难怪临沂府张榜溢价收购三十文一石。
齐鲁粮商集议,一致认为集结米面粮油,大举进发临沂关,只要是能通关,便能暴富,这一次贩卖便能赚一辈子的钱财。
临沂府溢价收购粮食迅速发酵,很快传遍齐鲁、大梁和北燕。
各国粮商集议,必须抢占先机,想办法通关,将粮食运抵临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