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最后的裁决

朝堂上,窦尚书将汤怀远和胡峰的供状呈上。

“启禀陛下,兵部尚书汤怀远和定州太守胡峰二人均已认罪,对所犯之罪供认不讳,请陛下圣裁。”

王公公上前将供状接过来送到御前。

皇帝面色不豫地看完供状上的内容,勃然大怒道:“没想到孤看重的臣子之中,竟藏着如此心思歹毒之人!”

“陛下息怒。”堂下的百官齐声道。

皇帝沉思片刻道:“传孤旨意,兵部尚书汤怀远为求上位不择手段,杀害前兵部侍郎白延一家四口,情节极其恶劣,手段残忍,罪不容诛,判斩立决并抄家,其家人全部赶出京都,后世子孙永不得入京!”

“定州太守胡峰,心思不正,受汤怀远指使杀害重要人证,胆大妄为,罪无可恕,判斩立决。”

他转眼看到垂首立在下面的白珣,声音放低道:“白延无辜受害,孤痛心不已,录事参军白珣有其父之风,着其调任兵部郎中一职。”

话音一落,各大臣纷纷悄悄看向白珣,兵部郎中虽也是正五品,看似平调,但意义却大不一样,兵部郎中那可是实打实的要职。

端看圣上的意思,对他寄予厚望,又因着他父亲的事,他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今日是郎中,他日说不得就是尚书了。

大臣们看着他的眼神也开始变样了,这可是将来的朝中重臣,要趁他现在羽翼未丰之际,向他主动示好。

白珣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这是圣上看在父亲的面子上给他的一点补偿,他也知道这个职位意味着什么,可对于他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他都还没想好要不要继续待在朝堂。

但眼前的形势,他不能拂了圣上的意,他站出来躬身道:“臣谢陛下圣恩。”

百官也附和道:“陛下圣明。”

汤怀远一案就此落定,朝堂上所在的人都各怀心思。

二皇子迫不及待道:“父皇,兵部尚书一职不宜空缺太久,父皇应早择良臣,儿臣想举荐一人。”

“哦,你说来听听。”皇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二皇子开口道:“儿臣想举荐兵部徐侍郎,他不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