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帝的心思

次日朝堂上,一位花甲之年的大臣启奏道:“陛下,为了大渊的安稳着想,还请另立储君,太子殿下的病体实在难堪重任。”

说话之人是刚正不阿的御史大夫,在百官中举足轻重。

皇帝料到了今日会有人重提此事,只是没想到最先开口的竟然是他。

“张御史,孤记得你之前是不赞同废太子的,怎么现在又说出这番话?”

张御史面不改色地回答道:“回陛下,老臣当初不赞同,是因为不想动摇国本,引起动荡,可如今看来,太子殿下心疾加重,未免将来生出更大的事端,陛下还是早做决断的好。”

皇帝对张御史素来敬重,没有立即驳回,而是认真思索了起来。

二皇子心中雀跃,御史大夫的话很有分量,父皇的沉默就说明了一切。

他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站在自己阵营里的人。

马上有人会意,站出来躬身道:“陛下,张大人言之有理,太子殿下作为将来的一国之君,不能如此病弱,且政事繁重,不利于太子殿下将养身子,为了大渊也为了太子殿下,臣恳请陛下另立贤能。”

此话一出,文武大臣纷纷出列:“臣等附议。”

皇帝一时间犯了难,直到他的目光落到了始终稳如泰山,立在最前面的人身上。

他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太师,你怎么看?”

傅太师缓缓走出来:“陛下,臣以为现在做决定还为时尚早,太子殿下才刚刚醒过来,不能再受刺激,陛下不妨容后再议。”

皇帝明显松了一口气:“太师所言极是,太医院也说太子不宜再受累,此事就暂且一放,等太子恢复得差不多了,再做定夺。”

另立储君可不是一件小事,最让他头痛的便是这人选,要选出一个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人,很不容易。他私心里属意老二,他的呼声也最高,却也正是因为这呼声,让他有些不安。

没有哪位君王愿意看到自己儿子的声望盖过自己,尤其他还正当壮年。太子虽说身子弱了些,但为人敦厚仁孝,这也是他一次次不轻易松口的原因之一。

皇帝和太师发话了,其他人不敢再出言相谏。

二皇子憋了一肚子火回到府中,将书桌上的笔墨纸砚等一股脑地扫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