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吴有缺包藏祸心,当诛之

吴有缺话音刚落,左余哀出列,说:“陛下,吴大学士所言,有一定的道理,但是……”

左余哀瞟了吴有缺一眼,随后接着说道:“坊间流传着一些对陛下不利的传闻,陆明则正是因为那些传闻而举兵造反,臣以为,陆明则在造反之前,极可能会把消息送到庐江和建邺。”

“外面人都说关岳是陛下害死的,臣当然清楚,这都是子虚乌有的屁话,可关承皿会怎么想,谁也不知道。”

“或许去往建邺之前,关承皿没有造反的念头,现在却未必。”

“即使关承皿无心造反,他手底下的那帮关家军,那些没有文化,脑子简单而纯粹的匹夫,他们要是听到这样的传闻,恐怕,关承皿想不反,他们也不会答应。”

左余德掷地有声的说道:“总之,不管关承皿会不会谋反,我们最好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应立即令关复,司马长天分兵前往建邺镇压关家军。”

“防患于未然啊陛下。”

左余德言辞诚恳,忧国忧民,实在是令人敬佩!

吴有缺站了出来,态度也十分坚决,“陛下绝对不能按左宰执说的去办,那些不好的传闻,或许会使关家军人心浮动,但他们的家属都在京都,他们绝对不敢妄动。”

“可要是陛下让关复,司马长天举兵镇压,形势所迫之下,关家军很有可能失去控制。”

司马叟微微抬了抬眼皮,扫了吴有缺一眼,

很快老东西又闭上眼睛,也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还是在琢磨什么。

安靖帝陷入沉思,

做皇帝的,难就难在这里,

朝堂之上会有很多种声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左余哀没有说错,

吴有缺说的也很对,

怎么办?

皇帝不一定要精通谋略,但一定要善断。

兹事体大啊!

一步踏错,帝国很可能就要面临着亡国的局面。

安靖帝左右举棋不定,

为了进一步说服安靖帝,吴有缺说道:“陛下可以让关复,司马长天屯军横江,曲阿,大军驻防之后,在原地按兵不动,一边写信给关承皿,安抚关承皿的情绪,让他带一支少量的精锐部队去豫章掌控局面。”

“如果关承皿没有谋反之意,我想他会立即遵循陛下的指令,前往豫章镇压陆明则。”

“反之,关承皿要是不听话,那个时候陛下再收拾他也不迟。”

吴有缺话音刚落,廖文博站了出来,言辞激烈的说道:“吴有缺,你是何居心?”

“你这个佞臣,不要再试图蒙蔽陛下了。”

“眼下什么最重要,时间最重要。”

“强敌在侧,你让司马长天,关复他们大军进驻横江,曲阿,我吴国戍边军队调来调去,难道北周是瞎子吗?”

“大军有异动,北周会作何感想?”

“这个时候,你让关复,司马长天他们在北周的眼皮底下动来动去,又给关承皿反应的时间,难道,你就不怕关承皿与北周勾连?”

廖文博悲愤填膺,说:“二十年前关岳丢失合肥,迫使我大吴从建邺迁都合肥。”

“二十年后的今日,谁知道关承皿会不会再丢失建邺。”

“若建邺再失,北周铁蹄便可长驱直入,到那个时候,我大吴又该迁都何处?”

“吴有缺,我看你就是包藏祸心。”

“陛下,此人居心不良,当诛之!”

廖文博恶狠狠的盯着吴有缺,眼中凶光毕露。

廖文博真要杀吴有缺?

不然,

他只是在转移安靖帝的视线,同时震慑一下吴有缺。

安靖帝说道:“工部右侍郎,你大可不必攻击大学士,都是为国计,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朕绝对不会追究。”

“况且,朕以为,大学士所言,未尝没有道理。”

“或可一试。”

廖文博不依不饶,说道:“陛下莫忘了,吴有缺背后是庐江乔翀,而乔翀的虎敖军,昔日也曾是关岳麾下。”

“倘若关承皿谋反,谁能保证,庐江乔翀会不会从侧面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