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司马叟的骚包操作

左余哀左右那些官员纷纷打量着吴有缺,一边满心好奇,一边说着恭维之词。

左余哀笑道:“老姚,我给你个提示,此人你虽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前几日你还夸他是旷世奇才来的。”

左余哀嘴里的老姚,乃是当朝的吏部尚书姚先之。

左余哀的这一句话,立刻拉近了吴有缺和姚先之两者的关系。

姚先之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架势,眼睛都亮堂了,声调陡然拔高几个度,说道:“我知道了,吴大学士便是当世仅有的鸿儒吴有缺,瞧我这脑子,老糊涂咯!”

姚先之一拍脑门,旋即指责左余哀,“你啊你啊,你既然认识吴大学士,缘何不早些让我与吴大学士结识一番。”

言语间,姚先之冲着吴有缺拱了拱手,姿态放的极低,道:“先生四句警示名言,令老朽震耳发聩,寒窑赋更是令老朽神交已久,今日终于得与一见,老朽生平无憾了!”

吴有缺受宠若惊,“大人折煞学生了,先生之誉,学生当不得,若大人不嫌弃,不妨叫我有缺即可。”

两人寒暄几句后,紧接着左余哀又为吴有缺介绍了其余几个朝廷大员。

吏部左侍郎陈阶,礼部尚书宋显星,兵部右侍郎袁怀玉,工部右侍郎廖文博……旧党的这些成员,几乎涵盖了整个六部大员。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在司马叟,陆令丞,安靖帝他们高压政策打击下,时至今日,这些士族门阀依旧在朝堂之上占据了至关重要的职务,手握大权,可见士族集团的生命力有多顽强。

这些手握实权的大拿,毫不吝啬的对吴有缺一番夸赞,马屁拍的恰到好处,时机拿捏的再恰当不过。

感觉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让吴有缺心中生出一种错觉,误以为自己是他们当中的一份子时,

这个时候,姚先之话锋一转,问吴有缺,“建昌总兵陆明则造反之事,你有什么看法啊?”

姚先之说,我们都是老家伙,脑子不好使了,或许你们年轻人会有令人出其不意的策略。

吴有缺表情木讷,他不认识什么建昌总兵陆明则,也不知道陆明则造反。

“抱歉,学生并不知晓此事,计策更无从谈起。”吴有缺虽然不认识陆明则,却隐隐感觉有些不安。

左余哀不经意间目光扫了袁怀玉一眼,后者会意,旋即低声与吴有缺把陆明则的事,大概说了一遍。

“这个陆明则,原是关岳身边的亲卫,合肥之战那一年,因为家中母亲病故,他没能参与合肥之战,而是回家为母亲守孝。”

“老将军战死合肥之后,陆明则痛不欲生,哀嚎三日,哭到呕血,要不是家中尚有老父,或许很多年前他就下去陪老将军去了。”

“先帝念及忠心耿耿,便调任他到建昌驻防。”

“前段时间,也不知道此人抽什么风,突然对外宣称安靖帝争国本时,与北周暗通,使得合肥沦陷,关岳也死无葬身之地。”

“陆明则举兵造反,说是要取陛下首级祭奠关岳。”

听到这,吴有缺头皮都麻了。

好你个司马叟,这么狡诈的吗?

吴有缺震惊了呀!

左余哀他们,不知道陆明则造反的背后真实原因,吴有缺门清啊!

因而听到陆明则造反的理由后,立刻就明白了,这是司马叟对关承皿的反击。

不得不说,司马叟真的是牛逼拉轰,牛逼炸天了。

安靖帝想要一次性解决掉关家军和虎敖军,于是有了庐江之危。

关承皿因为知道关岳死在合肥的真相,所以他知道安靖帝调他去建邺,是让他跟虎敖军火拼,一块去死,为此他找到吴有缺,想通过吴有缺告知乔翀,让乔翀趁早滚蛋,避其锋芒。

关承皿不想让关家军再死于安靖帝的阴谋。

而吴有缺为了解庐江之危,便让关承皿写了一封奏疏,将安靖帝主要矛盾转移到司马叟头上,迫使司马叟道出当年真相,设法保住关家,同时也就化解了庐江之危。

万万没想到啊!

司马叟的手段如此精湛,轻描淡写的把矛盾又重新转回到关家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