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安靖帝好大手笔呀

“大手笔呀!”

典克孝感慨良多,

庐江,虎敖军,关家军……

“一口气卖掉两支部队和整个庐江,不知道安靖帝能卖出个什么样的价钱。”

典克孝在思考,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多大的利益,能够让安靖帝不惜主动割让庐江,甚至把当今天下吴国最强的两支军队,一块葬送在庐江。

这可不不单单是一笔交易,一场买卖,更是一次豪赌。

你要知道北周可是狼子野心,他们早就垂涎江左已久,再叫他们尝到甜头,天知道他们会不会顺江而下。

稍有不慎,安靖帝卖的就不只是庐江了,而是他吴氏江山的最后一块土地。

虎敖军,关家军都让你安靖帝整死了,大吴国力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试问,还有谁能挡住他们北周铁蹄?

最终典克孝仍旧没能想明白安靖帝为什么这么做,

不是典克孝不够聪明,而是他能够得到的讯息太少,

吴有缺也是从乔翀,关承皿那里得到确切的消息,北周平叛告终,所以吴有缺判断北周下一步计划,就是推行国战,在这样一个关头,安靖帝这么做,吴有缺给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靖帝要牺牲掉庐江,虎敖军,关家军。

用空间换时间。

乔翀知道的讯息很多,他没能推测出安靖帝的真正意图,是因为他此刻已陷入空前的愤怒和茫然之中。

乔家戍边几代人,最后却沦为笑话,沦为安靖帝的一场政治交易。

戍,戍个吊。

有什么意义?

“顾不了那么多了,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有缺救出来,想办法让他安然无恙的回到庐江。”头脑一片混乱的乔翀,思来想去,终于捕捉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是想不明白,没关系呀,只要把吴有缺给带回来,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既然安靖帝决心要卖掉庐江和虎敖军,那么,吴有缺也没必要留在富春。

典克孝沉吟片刻后,点头说道:“的确要做好万全准备了,不管吴有缺回不回的来,庐江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你先多囤点粮食,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如果吴有缺没有后手的话,现在这种情况他想活着回到庐江,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姜青鱼劫法场,把他带回庐江。

“此外,你现在就可以给后唐国主写信,让后唐国主早做准备,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投奔后唐,江夏方面若肯出兵增援,或可解庐江之危。”

这是庐江唯一活下去的办法,如果吴国断了增援,就只能向后唐求援,否则,庐江就会是一座孤城,最终的结局会十分悲壮。

吴有缺不回来,庐江要亡,

吴有缺回来,庐江会死的更快。

别忘了吴有缺是以质子的身份去了富春,且是安靖帝要杀的囚犯,你姜青鱼把他从法场上劫回来,必然会触怒安靖帝,到时候人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庐江。

要么你乔翀交出吴有缺,要么侯府跟他一块去死。

你敢窝藏钦犯?

乔翀很纠结,难以抉择呀!

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

难道,我乔翀真要背弃列祖列宗,背弃吴国吗?

知道夫人和二乔在看着自己,乔翀甚至连头都不敢抬,深怕会再一次让她们失望。

戍边庐江,以血肉之躯为大吴千万百姓浇筑最后一道防线,这是乔翀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也是他前半生一直在做的事。

可现在……乔翀茫然了。

信念崩塌。

自己这么蠢,值得吗?

很快,乔翀有了答案。

这,就是他乔翀的命。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怎么样,他绝对不能让虎敖军和关家军火拼,让胡虏捡了大便宜。

庐江可以失,但虎敖军和关家军,一定要保住。

只要虎敖军,关家军尚在,将来就有望重新夺回庐江。

这一刻乔翀神清目明,目光坚定,与一旁乔佥说道:“去把裴庆之叫来,让他带五百虎敖军秘密去京都一趟,希望能安然无恙的把有缺带回来。”

接着,乔翀又与典克孝说道:“庐江的局势,很快就要混乱了,你……干脆还是回富春去吧,往后这里也不安全了。”

典克孝说道:“你说得对,往后庐江的形势的确会很混乱,所以,我得趁着关家军来庐江之前,立刻去扬州走一遭,免得我回来的时候,庐江都没了。”

顿了顿,典克孝说道:“吴有缺让我来庐江寻找希望,我找到了,虽然它很微弱,犹如风中烛火,随时可能湮灭,但我希望虎敖军能够生存下来,假以时日能够成为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