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垂拱殿议事

见没人说话,京城四壁守御使刘韐站了出来,大声道:“陛下,柴进兵强马壮,若是记恨朝廷与金兵一并杀来,恐城池难以维持……”

刘韐是太学学生出身,元祐的九年进士,但是做事勤敏,眼光、能力、手段都不缺,更是被熙河路主帅王厚提拔,担当陕西转运使。

后来西军名将刘法被童贯害死,便是刘韐出手,整顿西军,把西夏的进攻一步步给瓦解,因功被封为徽献阁待制。可惜的是刘韐的待制每当几天,就遇到了金兵南侵。作为少有知兵的文官,刘韐奉命出任京师四壁守御使。

见刘韐出言,宰相唐恪却道:“刘将军何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梁山贼子与金兵有不共戴天之仇,那梁山杜壆更是掘了金兵的老窝,他们如何也不能一起攻击朝廷。依我之见,这柴进多半是想要捞一笔好处,或是给自己正名,或是讨取一些金银罢了。”

唐恪是因为主张割让疆土、百姓,才被赵桓提拔为宰相的,在他看来若是朝廷与梁山联合,势必与金人再无转圜的余地。到时候自己这个主和的宰相再无半点用处,如何自处?

况且,他是真被金人打破了胆子。

赵桓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金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钱粮、人口,根本无意宋廷的江山。

而梁山则不然,从燕云、辽东、淮南、京东诸路梁山的动向就可以看出来柴进的心思,输给金兵无外乎就是割地、赔钱罢了,倘若输给梁山可是要了赵氏的命了。

唐恪见赵桓点头,洋洋自得的道:“以我之见,不如暂且答应金人的要求,由太上皇前往金兵兵营……”

“住口!”

见唐恪口出不逊,那厢里深受赵佶提拔的种师道终于安耐不住,他大喝一声,道:“你身为国朝宰相,深受皇恩,怎可怂恿陛下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金人提出来的意见便是割让河东路,然后赔偿钱粮无数,但是有一个附加要求,那就是要赵佶前往金军营中主持割让事宜。

唐恪冷笑一声,道:“种师道你也有脸说出来这种话,姚平仲劫营之事尚未说清楚,尔真以为朝廷法度是虚设的么?”

姚平仲乃是西军名将姚古之子,因其悍勇过人被赵桓看中。姚平仲倒也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他提议趁夜去劫金兵的兵营,或许可以扭转战局不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