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国法、人情和时代

可惜的是,宗望那边反映也是极快。这边姚古开始撤退,他就开始带领着兵马奋起直追,堪堪咬住了姚古的尾巴。

假传情报,情报却成了真。那留在后面断后的焦安不思如何拒敌,反而如同溃兵一般,四散而逃。

焦安部的溃败直接宣告了官军战事的失利,原本井然有序的撤退也变成了一场大追杀。无数的将士没能在战场之上立功扬名,反而死在了袍泽的马蹄之下。

好在王德算得上西军中有名有姓的猛将,他拼死杀出来了一条血路,将姚古、姚平仲等人救了出来。折可求和刘光世的残兵则朝着西面退去。张孝纯的儿子张灏战死,整个官军主力化为乌有。

等到官军的溃军到达隆德府的时候,后面才传来消息,宗望起大兵,已经攻陷了辽州、汾州、威胜军,大半个河东路已经全部归了金国所有。

好在,天气转凉,金兵又久战,士兵们疲惫不堪,这才堪堪鸣金收兵。

宋廷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一边派遣解潜前来河东接任姚古的职位,一边让将士把姚古等将绑回朝廷,另行处置。

这些消息传来的时候,柴进已经回到了燕京。说实话柴进除了心疼战乱的百姓以外,对宋廷失去河东真的没有太大的惋惜。

不吃点苦楚,怎么知道金人的彪悍之处?日后继续姑息金人,让梁山顶在前面?

为了大局,梁山屡次委曲求全,只想将金人扼杀于摇篮之中,宋廷却如同送财童子一般,给了金国一次又一次崛起的机会,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不管怎么样,金宋相争对现在的梁山有利,柴进也不是什么圣母,一国哭莫如一路哭的道理还是懂的。现在只有安心的治理燕云,打下一块坚定的跟基地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