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我们这儿的老规矩,船过桥时,船老大忌讳女人站桥上。”
这又让朱子顺没想到,一个名牌女大学生,还要赴洋留学竟遵守着这样怪异的老传统。
一声声喊叫“关晓”的声音,从关府方向传过来。关晓站起来说:“家里开席了,叫咱们呢。”
上到二楼,小关厂长迎了上来,怪罪妹妹带着朱经理外面乱跑,害的好多人四下里找他俩。朱子顺忙说:“是自己要求出去透透气的。”
小关厂长带朱子顺来到二楼一个房间,里面的布置和他俩吃早餐时差不多,只是房间更大。里面两张大圆桌已经围坐了不少宾客。
小关厂长示意他坐在里面大桌的主宾位。朱子顺连忙摆手,一是在座的属他最年轻,再者刚才小关厂长告诉他,这间房内都是“桃园总厂”的老供应商。
“华丽”和“桃园总厂”现在还没有业务往来,坐在主宾位,名不正言不顺。朱子顺坚持一再推让,小关厂长无奈,这才给他另找了一个位子坐下。
“待会儿我要陪一些领导,还有批发,零售商,就不能多陪你了。”小关厂长很体贴,特意把旁边一位三十几岁,瘦小的男人介绍给朱子顺“这位是江西来的孙老板,和他在一块儿你不会闷。”
朱子顺伸出手,“幸会”话音未落,这位孙老板“嗖”的一下站了起来,给朱子顺来了个九十度鞠躬,两只手紧紧地攥住了朱子顺伸过来的手。转过头对小关厂长咧着嘴,点着头说:“少爷放心,您的贵宾我一定照顾好。”
这个房间虽说客人来自天南海北,其他人都彼此不陌生。小关厂长走后,“举目无亲”的朱子顺幸亏身旁的孙老板不停地跟他唠着嗑,让他没觉得孤单。
孙老板是个话痨,属于自己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的人。他告诉朱子顺,自己开了家服装辅料厂,“桃园总厂”是他厂最大的客户。关家有什么大事小情,他都会不远千里亲自到场。
“关家可是我的发财树哦,得靠牢了。”孙老板挤眉弄眼地说,随后问朱子顺“看少爷对您的态度,我没猜错的话,您和关家一定是大生意来往吧?”
“没有。刚认识。”朱子顺被孙老板神神道道的样子,逗乐了“算朋友吧。”
“明白,明白。人多嘴杂。”孙老板四下张望一眼,很是夸张。其实根本没人留意他们俩的交谈。
房门打开,身着统一服装,和大酒店无异的服务员开始端上凉盘,热菜。每道菜肴做工都很精致,讲究。
孙老板告诉朱子顺:生日宴关家特意请来了上海‘锦江’的名厨掌勺,好多特别的食材给一般的厨子,他们都不知道怎么下手。
这桌酒席的豪奢,是朱子顺平生第一回见识到的。每上一盘菜,服务员报出菜品,客人们都不时爆发出惊叹的声音。
一位像是关家的亲属,作为主人说了几句感谢,客套的话。大家便端起酒杯,朝着另外隔壁包房的方向,齐声说着“祝关老爷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便各取所需开动起来。
孙老板没忘小关厂长的重托,自己嘴里嚼裹着,还不停地往朱子顺餐碟里夹着硬菜。他看到新鲜,特殊的菜肴转到跟前时,会死死按住转盘,筷子用力地夹下两大块,一块塞进自己嘴里,一块放到朱子顺盘中。
朱子顺并不是嫌弃孙老板用含在嘴里的筷子,为自己布菜;而是觉得这种场合,再高档的宴席吃起来也并不舒服。还不如昨晚陈老板老婆阿花,给他煮的那碗面条。
酒过三巡,朱子顺有些纳闷,在座的没人提议前去向老寿星关老爷子,当面道贺,敬酒。
“我们是不是该过去敬老关厂长?”朱子顺问孙老板。
“别,不方便,那里都是各级领导。一会儿老爷子会过来。吃菜。”孙老板边答,边又站起身够着离自己有些远的中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