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原来你也在这里
阵阵的海风吹在李钊的脸上,伴着阵阵的海鸥的鸣叫,它们趁着天色将晚,盘旋在海边,时不时扎进水里,捕捉着浮上水面的小鱼。海浪卷起白色的浪花,追赶着前面不停奔走的同伴。远处,有几艘客船在向海边靠近,汽笛声诉说着归来的喜悦和达到的欢呼。这是李钊来到这个城市两个月后的一个傍晚,海风阵阵,竟然还有些凉意。
两个月来,李钊带着导游沿着海边一户户的询问和寻找,直累的筋疲力尽,食物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让他一度有点不舒服,脸上的焦急和疑惑让他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但是他顾不了这么多了,他第一次出国,不是来旅行和游玩,而是在不停的寻找。每天天色将晚的时候,他就坐在海边的沙滩上,看着货轮由远及近。这里是港口城市,这艘货轮也许连通着全世界,带走很多的离别,带来许多的期盼。这两个月,着实让他有点疲于奔命,毫无方向而又毫无收获。现在他似乎已经产生了一种病症,只要是国人的脸庞和特征,他就会跑上前去,询问是否认识江程琳,只可惜每一次都失望而归。
看着远处的货轮靠岸,他忽生悲伤,自己也许应该陪在儿子身旁,看着他慢慢的摆弄积木,也许应该带着母亲去世界遨游,完成自己的心愿,但是现在,看着人来人往,到底找江程琳问个明白有没有那么重要?连自己都开始有了怀疑。
坐了许久,李钊起身,叫上一旁休息的导游,向港口处走去。货轮带回来的人已经散去了,去寻找这个城市里万家灯火中为自己点亮的一盏,可是等待自己的那一盏,在哪里闪亮呢?
“你看,前面有一个中国人。”导游操着不太标准的汉语说。“那个女人。”
李钊寻声望去,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黄色的皮肤和黑色的头发,有着亚洲人特有的特征。不过,看身材就知道不是江程琳了,因为她挺拔的身姿远比眼前这个女人高的多。经过两个月的相处,导游已经跟着他染上了同样的毛病,只要看见中国人,当然就要上去问一问。
“你好,请问来自中国吗?”李钊急切的问道。导游又用当地语言重复了一遍,两个人看着这个女人。
“你好,有什么问题吗?”女人反问,如此熟悉的母语,感觉无比亲切和自然。
“我想问一下,你认识一个叫江程琳的女孩子吗?三十岁左右,长的很漂亮,身高大约有一米七,留着齐肩发。”李钊不停的描述着江程琳的样子,希望能够尽量详细。
“你是什么人?”女人问。
“我叫李钊,你看,这是我的身份证和护照,我是她的朋友,想要找到她。她的电话关机了,我找不到她。但是我有急事找她!”李钊递过证件。
女人接过去,看了看照片,又看了看李钊的面容。“你是她一直等的人吗?”女人问。
李钊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有点不明白。“什么?什么一直等的人?”
“你跟我来。我是她家的保姆。”女人说,同时露出一个不屑的眼神。“不过她的情况不太好。”
欣喜若狂!同时充满疑惑!
天哪!她真的在这里吗?自己几个月的寻找终于没有白费,总算找到了她!没想到人海茫茫之中,她就藏在这里,任凭自己苦苦寻觅,却不见踪影。
有时候,很多人期望让人找到,却怎么也寻不见;有时候,有些人想要离开追寻,却怎么也办不到。生活充满无奈,但是生活也充满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