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商量要怎么抗旱

柳采春的小院子热火朝天,帮忙的可不光是安婶子母子俩了,柳里正祖孙也加入了进来,还有个鲁大娘母女俩也一起帮忙。

直到天色将黑,这才没人来了。

屋子里堆放了大堆的蘑菇、竹笋。

“今儿谢谢里正伯、谢谢大娘和安婶子你们,等过了这些天,我一定好好的上门答谢。”

乡里乡亲帮忙搭把手,况且又是极短期,她要说什么工钱不工钱的也不太合适,就等过后买些东西上门答谢比较合适。

柳里正等都笑:“一点儿小忙而已,你也太客气了。”

鲁大娘尤其感激不尽:“还得多谢你呢,若不是这样,我们也赚不到这么多钱!这银钱握在手里,真真的,我都以为做梦一样。”

说的几人都笑。

柳采春道:“大娘,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我会跟商号说说,以后咱收购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的。”

“真的?”

“嗯,当然真的。”

“哎哎,那可太好啦!”

大家都欢喜起来。

柳里正叮嘱采春别忘了一会儿上家里去商量事情,便带着孙子孙女走了。

送走柳里正,柳采春忙叫住安婶子,说了菜秧、菜籽儿的事儿。

安婶子十分痛快笑道:“成,我明早就拿了给你送来。鸡毛菜、萝卜、辣椒、豆角种子我都有,南瓜、冬瓜这些也有。菜秧有生菜、芹菜,韭菜和小葱也给你拔些。”

鲁大娘便也笑道:“我家里也有,明儿也叫翠儿给你送些来。”

柳采春笑着道谢。

他们一走,她回了家里,一个意念将所有收购的菌子、竹笋统统收入了空间里。

今天收了有四千六百多斤竹笋,菌子也有六百多斤。

菌子以红菌、松乳菌为主,香菇、茶树菇也有一些,极少量鸡枞菌。

明天的量恐怕会断崖式下跌,尤其是竹笋。

竹笋容易得,又重称,先前没多少人采摘——毕竟这东西吃多了刮油,城里人用来炒肉炒鸡、或者剁碎跟肉搅拌了做饺子馅儿、包子馅儿都爱吃,乡下人却并不怎么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