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日伪大军已经渡河而来,直奔坊子而去。
当潘良带着骑兵营到达潍河桥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是,鬼子的守军并不在这里,他转念一想,原来日伪军也没料到自己会败,所以在这样的要害之地竟然没有派一支军队守卫。这让潘良有些意兴阑珊,喃喃自语道:“原来是一支垃圾部队,打起来一点意思都没有。”
虽然嘴上抱怨,但潘良心里清楚,日伪军人数众多,要是一窝蜂地涌上来,凭他们这一营人根本挡不住,时不我待,必须抓紧时间把工事修好,免得鬼子立刻掉头就跑。
在这种情况下,炸毁潍河桥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师部没说要炸桥,他也不敢擅自行动,毕竟这些日伪军看起来声势很吓人,但要是真打起来,恐怕连一个联队都不一定打的赢呢,等我方部队部署就位之后,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对方收拾掉,炸桥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潘良一路狙击侦察敌情,对敌情、兵力都了如指掌。他知道目前天已经黑了,没有飞机来骚扰,况且坦克、装甲车也不可能装备在伪军身上,后者最多也就是骑着马或车。
这座大桥一定是鬼子的主要目标,只有在公路遭到攻击之后,日伪军才会从铁路桥上经过,而这座铁路桥只有步兵和骑兵可以通过。
于是他命令第二连的一个排去守住大桥,而他则带着第一连,第三连守住大桥。
而他把所有的轻机枪,迫击炮,掷弹筒都搬到了潍河大桥的东头,将剩余的炸药一分为二,埋在了大桥的西头。
布防完毕后,潘良命令炮连两个排守住东桥,再派一个班看守马匹,自己则带领两个连埋伏在桥西端,准备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后,再撤回桥东端固守。
刚做完这一切,斥候就来报,说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
潘良看了一眼,第一个冲过来的是一队鬼子骑兵,应该是奉命来占领这座大桥的,他一边打着手电筒,一边策马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