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支扫荡部队,是岩松义雄亲自组建的,他看了河口的报告,联系前不久日军对国府军发动的中条山战役,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陈天民并非不可战胜。
中条山战役,国府军武器装备对比日军有差距,但不是特别大,达不到代差。然而国府军人数占了绝对优势,但是战役结果却是国府军伤亡三万五,被俘四万二。
而日军自己伤亡不过数百人,即使按照国府军自己给出的数字,也不过九千余。
说明一线帝国勇士的战力还是叫得响的,而陈天民面对的都是二线的警备力量,武器装备不但不吃亏,反而是略强,如果把一线混成旅团调过来,带上重炮,加上航空军,想剿灭陈天民,岩松义雄老鬼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至于河口和那些前任的溃败,说到底,还是日军过于狂妄,过于轻敌。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才吃了这么个大亏。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日军难以解决的问题——兵力,既要抽出机动兵力扫荡抗日武装,又要守卫占领区,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并辅以大量伪军才能达到目的。
岩松义雄老鬼子这次自作聪明,把每一路的战斗序列编为鬼子五个小队,皇协军四个连。
三个小队是步兵小队,再加一个重机枪小队和一个步兵炮小队,皇协军则是把保定城的保安警察,都拆分开来,每个方向四个连,各个连之间都不是一个建制,使得伪军不能成规模,只能听皇军的。
可是临近黄村时,三支部队还是都遇到了阻击。
直捣黄村,或与特别独立加强营决战而彻底击垮他们。本来是敌人扫荡的既定策略,只是没想到在实施过程中却会遇到如此多的麻烦。一天的战斗下来,日伪军伤亡已达三百多,连鬼子都报销了将近一个小队。
东路指挥官玉置敬一发出了电报,却并不是求援,而是催问另两路友军现在的位置。
吃了这么大的亏,脸面上委实有些下不来。在他想来,只要友军赶到,特别独立加强营必然要分兵抵挡,顾此失彼之下,即便重武器有所损失,他的部队也未必不能再拾攻势,雪耻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