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一曲西厢天下赋

元朝统一中原以后,重武轻文。

传统儒家思想倡导的“学而优则仕”的模式被打破了,文人不再是那个时代的骄子,地位也排在了娼妓之后、乞丐之前的“老九”,自我的丧失像晴空里的一道闪电一样劈向那些向来养尊处优的文人。

仕途失落的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批的文人墨客涌向青楼,为青楼女子代言,向红颜知己诉情。

【一】《凌波仙-上阕》贾仲明.吊词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

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

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

王德信,字实甫,祖籍是腹里定兴县[保定市定兴县]。

他的父亲王逖勋从质子军,跟随成吉思汗西征至西域,娶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噜浑氏为妻。阿噜浑人在元代为色目人之一种,亦称回回人。这样,王实甫应该有一半回族血统。

王实甫不仅出身官宦名门之家,而且自己也做过官。他先以县官入仕,因治县有声,后提升为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但总因与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不合,便弃官回家了。

回到大都后,他一头扎进关汉卿的“玉京书会”,出入于歌台舞榭之中,厮混于勾栏瓦舍之间,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生涯。

王实甫的儿子王结,以宿卫入仕,官至中书左丞、中书参知政事,地位显赫。

他对自己有这样一位不务正业的父亲,深感脸上无光,曾劝解父亲不要涉足“歌吹之地”,在家安心养老,有“微资堪赡赒,有园林堪纵游”。

但王实甫痴迷于“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他乐此不疲,已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创作事业了。

王结无可奈何地依从了父亲。

【二】《凌波仙-下阕》贾仲明.吊词

作词章,风韵美,

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旧传奇,

西厢记天下奇魁。

元大都时期的西四砖塔胡同一带,有勾栏数十处,是元杂剧演出的主要场所,也是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