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意》苏舜钦.诗
别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日,普救寺的西院,幽深寂静。
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使整个庭堂异常清凉。
虞夫人昨天惊吓了一天,晚上又是激动不已。所以,一夜没合眼。
今天,吃过了早饭,虞夫人往竹席上一躺,感到浑身舒坦。自从解围后,心头压着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不知不觉间,便酣睡起来。
未时,一阵清脆的黄莺儿断续地啼唱,把虞夫人从梦中唤醒。躺在床上,心事又来了:现在是一女许了两家,这可怎么办?一家是自己的侄儿,又是中表联姻,亲上加亲,门当户对,所以这一门亲事是万万不能退的;现在这家,是自家的大恩人,受恩必报是做人的本分。尤其是自己又在汪大人面前亲口许诺,明长老还为此事作了证。
再看看完盛,无论是人品、学问,还是智谋、胆识,那一样不胜过自己的宝贝侄儿?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着想,实在也难以反悔啊!
但是,人都有私心,尤其是女人。
虞夫人认为,侄儿是自己人,门第又高。完盛是什么?只不过是老爷的一个学生,总归是外头人,尽管是蒙古贵族,可是,败落了。你说门不当户不对的,多损虞家的声誉!
虞夫人权衡利弊,横下心来,决心赖婚。
用什么方法去赖呢?虞夫人终归是大家闺秀,也算得上是一只老奸巨猾的狐狸。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第一步,她决定先让完盛搬到院内来住,以此制造“亲近”的气氛,让大家和完盛都不提防有赖婚这一着棋。
吃过了晚饭,虞夫人让丫环春兰去请完盛过来喝茶。
完盛先去卧房看望了老师虞集后,便来到了客厅就坐。
虞夫人说:“哲笃啊,你不愧是老爷的好学生,我把你的事跟你老师一讲,老师高兴极了!你不见,老师的病情也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