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一大早,天还不亮就爬起来,天真冷。
一开门,没成想,张桂花比她还早,已经在门口站着了。
“桂花,你来的这么早?”
张桂花笑了笑,把娄子递给李兰。
“昨天不是说东西不够?我去我妯娌家借了些,先给你放这。”
1998年深秋,11月的中不溜,高国柱家三闺女高领娣出嫁。
都是曾经的邻居,在村里也算是关系亲近,头几天,康红梅赵玉芝就和张桂花过去帮忙。
这次还拉着卢飞英一块。
卢飞英不想去。
“妈,你和我嫂子去就得了,我去干啥,我刚领了绣活……”
康红梅恨铁不成钢的捣了她一拳,手指头一点一点,嘴里骂道。
“一天到晚懒得要死,去看看人家嫁闺女,等你们家俩闺女出嫁,心里也有个谱儿!”
卢飞英哭笑不得。
“娜娜才十一,圆圆才九岁,我着啥急,现在有谱儿有啥用?”
康红梅一想也是,嘴里却不乐意退步,又唠叨开了。
“你哥之前说想把摆摊子这门生意交给你,都不用去城里,你赶集卖卖不就行?不比你在家绣花挣得多?不比你闲着就打牌强?你不干,你说你,你们家那房子,你哥这边都住多长时间了,你家还没捯饬好!”
“哎呦哎呦,妈!”
俩人一边说着一边到了高国柱家门口。
破破烂烂的泥坯房子,贴着大红纸,连门口的电线杆子,都用红纸包着,像穿了个裙子。
李兰脸上都是喜色,脚不点地的忙里忙外。
见她俩来了,扭头看了看,有些愁得慌,家里院子小的跟个豆似的,哪放得开这么些人。
好在她经验多得很,直接在门口拉了两张桌子,招呼。
“婶,在这包饺子吧,我去家里拿俩马扎!”
燕海习俗,新娘出嫁头一天,要在家里摆宴席,席上菜啊肉啊,最主要的,得吃饺子!
康红梅洗干净手,把桌上大盆里的饺子馅使劲拌了拌,把干面粉撒在面板上,就开始揉面切面剂子。
陆续又来了三个婆娘,五个人围着大桌子。
女人多就会磕牙,就会八卦,甭管熟不熟。
手上一边麻利的包饺子,嘴上也不闲着。
“桂花的闺女,是不是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