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阿姜瞧着花时大口大口扒饭,他的袖口处不知道在哪儿刮破了,上面的布料都老旧得朽了。
卖花的钱勉强能够养活姑侄两人,能把饭吃饱都很不错了,谁会在意穿着。
阿姜这些日子也是光记着吃忘记置办一些衣裳,花时穿的衣裳全都是旧的,不然就是大人的改小了。
“小时,明日姑姑带你去买身衣裳吧。”
埋头扒饭的花时忽然抬头看去:“姑姑,我有衣服穿啊!”
“你的衣服已经破了,难道你想穿着破衣服去私塾被同窗们笑话吗。”
花时听着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正想说他不怕被嘲笑呢,就突然瞪大了眼睛:“姑姑,你说私塾?”
花时不敢相信的问着,阿姜则是笑着点点头:“对呀,姑姑准备送你去上私塾。”
七岁就可以开始上私塾了,有钱人家的孩子启蒙还要更早一些,周围比花时小的孩子都去私塾听课,就他整天待在家里。
花时也没有朋友,但他从来不说,懂事得让人心疼。
“姑姑,我真的可以上私塾吗,可我们有那么多银子吗?”花时还在关心银子。
“当然有了,这不是你一个小孩子操心的,你应该想的是到了私塾好好学习。”
“嗯,我一定好好读书习字!”
说了要送花时去私塾上课阿姜就开始准备拜师礼,她也打听了一下就近的几位夫子,选了一个口碑比较好的,离家也近。
拜师礼准备了还要学费生活费,孩子们都在夫子家吃饭,生活费当然要给的。
能送孩子去私塾读书,这些钱也能承担。
阿姜把拜师礼准备好了,还给花时准备了一个装书的布包,宣纸笔墨也都买了一套,不得不说读书是很烧钱的,这些东西不便宜。
阿姜带着拜师礼送花时去闫夫子家,闫夫子是个年近半百的老人,瞧着有些严肃,但为人正直。
花时没有认过字没有一点启蒙,看到夫子免不了要紧张,但听见姑姑的声音,他又安静了下来。
阿姜把花时托付给了闫夫子又叮嘱了花时几句就离开了闫夫子的家。
之所以选闫夫子除了他口碑不错,还有就是闫夫子的住宅也挺大的,课余时间孩子们可以在院子里尽情的放松。
还有一个,闫夫子的夫人很温柔,他这儿的学生都觉得师母温柔。
送花时上了私塾,阿姜的日子过得就懒散了许多,饭也不按点做了,不用照顾孩子生活都放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