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王去世后沈妤和先帝吵翻了天,要死要活管亲爹拿到天下兵马大元帅,然后继续打一场胜一场,打一场胜一场,对面堪称葫芦娃救爷爷,来一个送一个,来一个送一个。
不说远的,楼家祖上效忠的四明皇邬家绝对不是吃素的,照样被她搞游击潜伏战按在家门口摩擦。
无敌是多么寂寞。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如沈妤这般打天下打到别人都以为那些乱世群雄全是弟弟的军事天才,靠人格魅力收拢人才第一名,不是开国皇帝胜似开国皇帝的帝王,陆云起自然很崇敬很迷弟她的。
庭悦听着听着忽然就很感怀,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真说起来,若平阳公主沈妤不做皇帝,先帝驾崩,沈弘基五六岁啥玩意不懂登上龙椅,彼时各地乱世土皇帝刚平,人少粮少,外夷动不动搞事,中枢还被那几家旧氏族管着,又该如何?
先帝已死,京内朝堂自然没人支持一个长公主继续入仕。
要么,沈妤留在长安以寡居姑姑的名号在宫闱帮侄子暗地里监国,手里的权柄被那些前头的朝官默默蚕食,可全天下最能打的人缩在后头,那几家旧氏族光会文治不会武功,怕是还没稳的江山又要混进乱世里;
要么,平阳长公主继续当劳模似的带人冲来杀去打仗,那长安怎么办,皇帝五六岁,主少国疑,那些氏族有胆子推先帝就有胆子把沈弘基拉下来,就算不拉,挟天子以令诸侯、小皇帝做傀儡的多的是,他们会给沈妤完满的后勤补给?
沈妤打着打着然后莫名其妙地发现被灭国了还差不多,若真到了如此地步,以她的本事心气,还是会在稀落的江山里自立为皇,把阿爹被糟蹋干净的江山再慢慢地捡起。
甚至,若沈妤认自己就是个纯纯的古代女人,她大约不会吵着要打仗,当日沈大成称帝,不过占下都城长安和部分中原内腹,纯属高级点的土皇帝,顶天了也就算个地方割据势力,我朝疆域绝对会减半再减半。
那么沈弘基五六岁登基,底下只有那些追随先帝的武将和氏族,妥妥地相权压倒皇权,绝对定不了山河,怕是如今天下百姓还在八方割据群雄竞技的破碎山河里找一点破破烂烂的草皮谋活路。
以当日之阵仗,只有平阳公主做皇帝才是满天下这个困局的最优解,多亏了沈妤自打恒山王战死,她驮着哥哥的尸骨在尸山人血里爬起的时候就决心要做皇帝,多亏了她的勃勃野心。
她这辈子最脏污的一笔就是辰门之变逼父戮臣,可以彼时的时势,她只有野心勃勃逼父盖玺,立马昭告天下她要做皇帝,立下正统接管江山,施展拳脚抚慰万民,才是对天下最大的仁义。
辰门之变史书写得再荒唐血腥,沈妤也不过砍下几个文官的头,伤亡的仪军大约有八百,后头几家被打作乱臣贼子的官员也不过流放了四五百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