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面上一点惊讶都没有地喝了两口酒表示自个明白,微臣入仕这么多年,到如今也能意会到您那会不愿意微臣与夫君结婚也是因为这个。
庭悦入殿时那些支持先帝的传统旧氏族被冷落多年,女皇领过来的打天下功臣又死了一半多,她不想起复旧氏族,可功臣留下来的后嗣能得重用的也用的差不多了,天下太平,靠打仗发掘将相之才便难,女皇想提拔栽培的,是那批走文武科举自己走到紫宸殿的士人。
这是一批全新的势力,不沾着半点乱世里的凶杀,从太平盛世走出来的英才,将为我朝全新的股肱。
所以四明楼行止的出现,很微妙。
恒山王挽石弓那年正要加冠,顾靖入殿时年已廿二,而女皇和庭悦像神仙般得彻底站在世人面前,都只有十四岁。
她俩哪是压男人一头,她们是用自己身体力行地表示:这天底下无论文武,最厉害的就是女人,并且女人远远比男人厉害。
当时有多少人都在说女皇开女科把钱扔水里的,连女皇自个都气馁了,结果她七岁横空出世,八岁莫名其妙在吏部有了功绩档,九岁,她中秀才了。
若是光性别优势年龄优势倒也罢了,偏偏她祖上在乱世里属江南无出其右的外戚,多年寥落后通过父辈走科举完成了由门阀世家向新兴士族的转变,且四明楼隶属的江南士族本就是我朝走科举重要的一支,庭悦父亲任五品京官,能摸到一点贵胄门楣,不上不下刚刚好。
她家又是承女皇仁善有的四明祖产,靠女皇靠科举撑起门面,铁定忠心。
前朝乱世子弟为官全靠父辈荫封察举,嫡庶子女壁垒分明,嫡子做丞相,庶子种田的事都有,我朝荫封承爵照样看嫡长,虽科举考察考生儒论诗文,家世父辈名声,但不看嫡庶,庶子做官做得比嫡子大的有的是。
可偏偏,可偏偏,她就是庶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