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个人是真奇怪,就是她可以给庭悦面子里子,但庭悦不能蹬鼻子上脸似的觉着自己有人撑腰了自己给自己抬身价。
她规规矩矩地按着皇家礼俗成婚,女皇就许了她和陆云起出去和那些宾客们喝一轮酒。
那态度就是你的例外都是朕给的,朕准了就是恩赐,朕不准,那就不行。
我朝新郎新娘一起出去陪客人喝酒的,最著名的就是卢国公程允恭和夫人周氏当年落草为寇做土皇帝土皇后的时候闹的那一场。
这个环节确实不大流行,不过也有些县主成婚或是世家女招婿会用用,陛下叫庭悦带陆云起去认认那些文官估计也是真心的。
陆云起十九岁入千牛卫,没过两年又去了西边打仗,禁卫府和军营里头的人自然认识,可真论文官,确实没有庭悦这个九岁中秀才后就有父亲给她铺路指点的认识的人多。
她中秀才后于交州就在父亲的书房随侍,十二岁入京后更是如此,楼修远在大理寺的那些同僚并着朝中好友,她大多都叫过几声“某世叔”,更遑论在太学二年,与诸位博士同窗乃至来讲学的官员大多能打个照面说出个名字,中举入殿又有许多相熟的同科,在内学时更是把我朝紧要的各个官员都认了个遍。
因为庭悦在书房陪着父亲时总穿男装,她许多世叔虽知道她是个姑娘家,但大多把她当作楼修远的儿子来看,楼修远也一早表明了自家三姑娘铁定是招婿纳人,谁都没想到她居然按着嫁礼入了清河郡王府。
有些疼庭悦的世叔看见她就嘱咐什么你打小性子就粗放纵性,当初我这个做世叔的也没觉得有啥,毕竟那时谁晓得你会嫁人啊您说是吧郡王爷,有啥矛盾了千万别急吼吼地吵起来也该晓得让一让的啊!
也有些心思深重的,觉着或许是因为陆云起军功昭著,娶妻要娶个能牵制的硬人,所以陛下特特将这俩人凑在一起赐了婚,看着握着庭悦腰身的陆云起的手,长叹英雄都会败在朝堂纵横里。
当然了,还有一批人认为庭悦和陆云起结婚这件事是陛下早就内定好的,楼修远一个从四品的官,身上就有个举人的功名,勋功爵位那是真没有,庭悦庶女出身一步登天能做郡王妃而且还入朝,甚至还能给清河郡王府送聘,完全就是陛下借这桩婚事鼓励天下的女孩子大大方方考女科,考出来了又能当官又能嫁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