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楼家和徐家要因为孩子们的婚事变成亲戚,庭悦忍不住向徐二打听自己将来的新嫂嫂。
奈何徐家子女教养讲究男女有别,女孩子们都在家中女学读书,徐二与自己的庶妹也不是很亲近,只说她的闺名叫徐缓,与那位特别爱写话本子的徐家嫡女的关系倒很不错。
徐二突然脑子开了光,饶有兴趣的说道:“你我家中兄弟姐妹成了亲,以后也算一门亲戚了,楼小三得叫我一声我化鲤哥哥。”
“你可拉倒吧还化鲤哥哥,加冠都好几年了,明年操办完你家缓妹子的婚事,你再躲也躲不掉的。”陆流徽和徐二混的熟了,笑骂一句。
庭悦充满同情地看了眼大龄青年徐二徐化鲤:“自打徐二夸下海口说不考中举人不娶妻,母亲说徐夫人一日要拜三次孔夫子,这回无论你会试中与不中,都得回家被你母亲拉去参加姑娘们的赏花会吧。”
徐二被庭悦说中,脸红了红,故作冷静地回去看书。
不过,徐缓和大哥哥的婚事和和美美地定下,因为两家都有子嗣在准备会试,婚期选在了来年初夏。
庭悦每日早出晚归的,想见到这位新嫂嫂,要等他们成婚以后了。
我朝会试分两榜,甲榜最多选十五个人入殿试,乙榜嘛,选,至多也就十五来个人,赐进士出身,然后想做官的去吏部报到,学习一到三年,通过吏部考核后才能做官。
在京城官学读书有个好处,你的先生就算不是考官也会和你的考官相熟,我朝还不流行糊名字,或者直接让人誊抄考生试卷的做法,阅卷官员评卷,不仅要看这位考生的文采,也得看这位考生的门第,出不出名,有没有社会影响力。
客观来说,庭悦不用担心自己的名次,只要她这次会试考够及格水平,就算她在乙榜也会被考官拎到甲榜去。
因为女皇实在太需要一个和她当年一样年少便天资突显,男子都自叹弗如的女才子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要是自己登基数十载,女科兴了这么年都没有几个出色的挑出来,史书里头一定会说:像女皇这种的,千儿八百年才能出一个,其他的你看看,无论文科武科都没有出挑的女子出来,可见女人怎么样都比不过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