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农书

危险程度不高,但足以叫人浮想联翩。

事情麻烦就麻烦在,人口统计不能落下这些人,可现在又无法让他们站出来。

城镇还能搜捕,各个小村落才是难搞。

官府派人登记,他们从后门翻墙就能溜进深山,等到官员们离开后返回。

亲亲相隐,村村相瞒!

“官员们正在努力,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效。”乐宁极尴尬地为自己和同僚挽尊。

杨知月不声不响,太康年间——(七年前)统计人口,人口黄册上怀荒有两千户、武川有两万户、怀柔有三千户、抚冥有四千户、怀朔有一万二千户,沃野有一千五百户。

“户”是指一家人的数目。

按照一户三口算,怀荒当时有六千人,武川有六万人,怀柔有九千人,抚冥有一万两千人,怀朔有三万六千人,沃野有四千五百人,总共十二万七千五百人。

这个数目不单是主城人数,还包括麾下的大小村落。

数据可能不准确,因为将世家隐户、黑户和十万关家军抛开外。

但总人口应该不会差太多,上下两三万已是极限。

换到后世来看,这个数字比儿戏还要儿戏。

不跟北京两千万人口比,就跟东北五线城市相比仍旧是少了太多太少。

人家可是有一百六十多万人。

就这还叫嚣人口流失严重!

当然,这是七年前的数据,这三年她甩开膀子经历收拢流民,人口数目应该能迫近二十万大关。

“我相信你们,”杨知月说,“尽快在开春前完成,绝不能耽误来年的春耕。”

春耕已然成为边塞要务中的要务,乐宁自然清楚轻重缓急,立刻派胸脯保证。

“之前安置温室大棚老农们在冯校长的召集下准备出书,这三年他们在各地忙活,对边塞的不同形态的土壤跟耕种环境极为了解,结合往年经验与新型农具,说不定能出一本似《齐民要术》那类足以流传千古的农书。”

“这是一件好事,”杨知月非常欣慰,“将农人们的智慧记录在册,长长久久地流传下去,或许后世子孙见了也要惊叹先辈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