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和杨知月有什么关系?
她只知道她有牛啦!
——三百二十一头。
直接从赤贫晋升小康。
世上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吗?
没有,当然没有啦!
此时此刻,她是天底下最快乐的女孩子。
她美滋滋地给耕牛们分别套上铁犁。
七八头套上从库房中翻出的曲辕犁,这是一种自唐代发明起便深受民众喜欢的铁犁,堪称古代农具中的顶流。
另外十来头套上杨知月提供的双曲犁(原名江东犁),这是一种长两丈三,需要两头牛才能牵挽的大型铁犁。
“啪……”
老农挥动着牛鞭,轻轻打在耕牛的屁股上。
受到了刺激,耕牛慢悠悠地在田垄中漫步,拖在身后的梨刀随之移动。
坚实的土块被翻开,深埋了一冬的草根与荆棘暴露在阳光下。
跟随在耕牛身后的农人发现有土块没有被耕透,自会蹲下来用锄头敲碎。
随着一把把梨刀向前,黝黑的土地上也留下一道道的凹槽。
杨知月摸对比两道铁犁留下的痕迹发出评价,“双曲犁更适合。”
事实上,曲辕犁历经了前朝、前前朝和今朝,它的耕梨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足以见结构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它拥有可以自己转动的梨盘,梨架也更小和更轻,非常便于调头和转弯。
老农们操作起来极其省力,对耕牛的损耗更是减少。
可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曲辕犁是为了适宜江南,水田面积小才被发明的农具。
换到广袤的东北平原上,它娇小的犁型不再那么适合,反而是犁身庞大、犁刀较长较粗的双曲犁更适合广袤的东北黑土地。
确定完好赖,杨知月立刻让邓毅连夜赶工,多做几个铁犁。
领地内还闲着那么多耕牛,此事不用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