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立春啦!

可是该怎么称呼她?她到底是什么定位?是成功彻底篡位的统治者,还是给跃跃欲试的谋臣?

她的身份定位很尴尬。

其实此问题从众人对她的称呼中可见一二,有人唤她主公,有人唤她主子,更有人唤她大人,唤她夫人,唤她娘娘……

十个人中五个人称呼不同。

所以,周悦竹打定主意,一定要让杨知月组织立春祭。

这是只有县令才能做的事,他是在隐晦地(?)确定杨知月的地位。

可惜,这样一番好意对方却感受不到。

杨知月坐在县衙后堂,对请来糊春牛却因纸张颜色不对,彼此争论的匠人们心生无奈。

糊春牛是立春时的传统分散,由县衙聘请纸扎能手,与立春前于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

他们会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最后再糊上纸,涂上颜色。

前面几步都顺当完成,唯独到了糊纸这步卡住了。

这纸张的颜色颇有研究,如果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登”;如果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

所以,以往知县多用红黄纸,这可以更好的收买人心!

对此,杨知月极度无语。

什么唯心主义的奇妙做法?

她难道会这么迷信吗?

可玩笑!

于是,作为第一回负责此事之人,她大手一挥:

“讨个好彩头,咱们也多用点红黄色!”

匠人们:“……”

春牛造好之后,杨知月又举行点睛仪式,设了香案又非常唯心的拜了拜。

“今年大丰收,今年大丰收,今年大丰收。”

拜完糊春牛,杨知月又要差人做土牛。

这是为了闹春牛,可以说是立春最重要的一场活动。

在周代时,周天子率群臣东邻迎春,鞭春牛以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

这个习惯盛行于唐、宋两代,是县令策励农耕、以示丰兆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