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打算明天便请奏返回桂州。”
吴昊突然决定回桂州,众人闻言,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吴昊透露朝中百官暗中反对父王,就在昨日,多位阁老对姜侍郎进行了严厉斥责。
吴昊深知其父性格强硬,绝不会轻易妥协。
杨越询问是否与田亩核查有关,吴昊笑着回应:“杨先生虽闭关修炼,但想必也已知晓当前天下局势动荡不安。我的兄长崇尚仁义道德,不愿严惩大臣,更不欲与文武百官对立。”
“若我留在燕京,岂不是要成为父亲手中那把锋利的刀?”
本来,他试图找个借口来掩饰与德妃之事,但吴昊这会越说,越是上头。
“殿下此番思虑,庄某佩服。”
庄飞扬赞许地微笑着点头,心道这位王爷不仅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在政界也是个高手。
宴会上,众人纷纷鼓掌附议,一致认为真正的力量源自自身,而非依赖外来的正仙。
杨越瞥了吴昊一眼,不像庄飞扬那般直率,他早已用神念扫过字条上的内容。
次日,昊王向朝廷奏请召回桂州,德高帝应允。
朝中官员们争相赞誉他有大局观,重情重义。
六月时分,正值三夏更迭之际。
燕京外的一座长亭里,一位男子静坐其间。
马车一辆接一辆,沿官道排成长达数十里的队伍。
吴昊立于凉亭中,远眺燕京,不禁感慨:“不出3年,我必会再回来。”
他心中盘算着,父王最多再拖3年,这段时间他刚好能养精蓄锐,静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