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先到礼部,报备过之后,又往鸿胪寺走。
他们这行人从北夷回来,所带回的两国信物只有那块美玉,而皇帝又下令,美玉由晏适亲自献给他,自然也不必上交到礼部去,故而他们述完职,便可以全部回去歇着了。
晏适心思通透,在大家散去之前,自掏腰包,摸出十两银子让给打头的人,让他领着兄弟们吃吃酒,放松一番后,才和敖安往自家方向去。
俩人共乘敖安的马车,一上马车,敖安就忍不住要陈述京中局势,请晏适给自己出主意,又被晏适制止:
“这些话咱们到家再说。”他又是这样说道。
敖安虽心急如焚,可闻言也只能把那些化暂且压在喉咙里,不停地催促车夫将马车赶快些。
就在他再一次掀开车帘催促时,突然看见一道熟悉的影子狼狈地从自己马车旁跑过,惊慌失措的养自己似是逃命,而就在他后面,一队官兵正在全力追赶。
敖安记性好得很,虽然只匆匆一瞥,但他十分确定刚刚逃过去的人是谁,他心思一动,从马车里探出头,冲迎面而来的士兵喊问道:
“你们在追什么人?”
打头的人原不打算理,但认出问话的人是谁后,只能不情愿地停下来,一边朝那人逃跑的方向张望,一边行礼答道:
“回殿下的话,是参与兵变的逆臣之一,微臣在城中搜捕了他数日,今儿终于找到他的下落,所以在率兵追捕。”
敖安故作惊讶的表情,探头往后看,见那人钻进了一条巷子,没了踪迹,连忙装出歉意的样子,道:
“原来如此,怪我,如果我不开口问,那人方才应该已经抓到了,快去追吧,千万不能让这等逆臣逃脱了!”
“是。”这人应一声,因已经不见人的踪迹,在心里狠狠地骂敖安一声,一甩胳膊,带领自己的手下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