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咬人的狗不叫

“我打探过,六皇子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对六皇子死心塌地,在得知当日参与逼宫一事的官员中,只有闵炳相安无事,不降反升,立马觉察出不对,就在昨日,他在京中露头了。”

左春花还是有些听不明白,六皇子铤而走险发起兵变,和这个文官有什么关系?

见她面露疑惑,卢煜解惑道:“这人一露面,就在京城发出消息,说是六皇子逼宫,乃是受到闵炳挑唆撺掇,就连逼宫计划,都是闵炳一步一步地替六皇子谋划的。”

“可有趣的是,闵炳同时还给陛下写了一封告密信,信上将六皇子逼宫计划和盘托出,也正是有了这封告密信,才让陛下有了事先准备,将叛军在皇宫外一举歼灭。”

“闵炳升迁,应该是因为这封告密信吧?”晏适再问。

“闵炳给六皇子谋定逼宫计划后,便称病在家长静养,直到兵变之前,始终闭门不出,兵变之后,他立即负荆请罪,将一切罪责都推卸到六皇子身上,陛下感怀他一片赤诚,恰巧兵部尚书亦是六皇子的亲信之一,在兵变一事中锒铛入狱。”

“群臣奏请陛下新立尚书,当时陛下已经卧病在榻,朝中事务交由二皇子和敖安,二皇子举荐闵炳,陛下便顺水推舟,升他做了兵部尚书。”

话到这儿,一切都明了了。

方才左春花还疑惑,皇帝既然已经提前得知六皇子要兵变,禁军也早早地做好了防卫部署,为何六皇子还能当着诸多禁军的面,强杀五皇子。

现在细想来,如果真的是闵炳挑唆六皇子兵变,闵炳如果早就向二皇子投诚,那么必然要保住闵炳。

那些“叛变”的官员们,随着六皇子的死,连审都不必审,直接被打入死牢,可如果六皇子还活着,皇帝必然要问。

闵炳为自己开脱的那套说辞,并不高明,不高明中唯一高明的一点,就是他和二皇子算准了,没人能拆穿他的谎言,无人能拆穿,那么皇帝只能信闵炳一人之言。

所以六皇子必须死!即便那日没有敖安,二皇子也会想方设法让六皇子死于“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