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怠慢

北夷的风土人情,和大夏迥然不同。

这里的人普遍要比大夏人魁梧得多,不论男女,五官都要更加立体。

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窝、浓密的眉毛,几乎成为了这儿的人长相的标配,就连肤色,也要比大夏人深一些。

晏适安排完车队随从,便和左春花携手一起上了街。

在他的认知里,左春花就是在青牟县土生土长的姑娘,这辈子出过最远的远门,就是从青牟迁移到了京城。

她的那些见多识广,多半都是从书中看到的,自己并未亲身体会到。

他牵着左春花的手,坐在街上,和她介绍自己在书中看到过的,和北夷有关的风土人情,同时剖析道:

“北夷想要侵占咱们大夏河山已久,这里虽然地形广阔,但地广人稀,也只有都城热闹些, 其他三个城镇的人口,才能抵得上咱们大夏一个城。”

“而且这里土地贫瘠,只能种高粱、荞麦一类耐寒的农作物,像是咱们常吃的小麦、大米等五谷杂粮,在北夷根本难以存活。”

“北夷人羡慕咱们生活富饶,多年来一直蠢蠢欲动,这回骚扰边疆,也是这个道理。”

这些道理,左春花其实懂的,中华上下五千年,诸如此类的事数不数胜,诸国之间争斗不断,为的不仅仅是开疆扩土、巩固政权,还有争抢好资源的原因在其中。

她虽懂,却仍耐心地听晏适和自己解释这一切。

在谈到北夷人的长相特征时,晏适端详着左春花的面容,突然说道:

“人们常说,北夷人和咱们大夏人长相差别很多,但我也不觉得。”

“为什么?”左春花果然问。

“因为咱们大夏高鼻梁、大眼睛、浓眉毛的人也不少啊,如春花你就是。”晏适忽然说起漂亮话,“除此之外,你身上还有大夏女人特有的韵味,简直好看极了。”

饶是老夫老妻,左春花也被夸得脸一红,颇为害羞地微微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