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是紫竹的,竿子很粗,有大拇指那么粗。
苏晴很少见到这么粗的紫竹笔杆,虽然那支笔的笔头都有些秃,但还是捡起来看了看。
一入手,苏晴就觉得这笔分量不太对。
一般的竹子毛笔绝对没有这么沉。
毕竟竹子再粗,中间也是空的。
她弯下腰随手拿了件别的东西做遮挡,然后把那支笔给放到了空间里。
等回去以后再查看吧。
放好毛笔,苏晴正要把随手拿起来的那个灰扑扑的花瓶扔回去,一打眼之后却怎么也放不下了。
这个,怎么瞧着那么像传说中的茶叶末釉呢!
虽然它看上去平平无奇,就像是普通人家都有的那种敞口花瓶,颜色也是土里带黄,半点都不洋气。
苏晴翻过来看了看落款,上面写着“大清雍正年制”。
写的跟真的一模一样。
问她怎么知道这个?
搞画瓷的谁没学过那些热门落款的写法?
高仿也是她们这一行收入的大头了。
虽然国内陶瓷水平后来也发展的非常迅速,单价六七位数的作品也不在少数。
但很多有钱人还是喜欢定制仿古瓷,尤其是那种名款的仿古瓷卖的不要太火。
苏晴之前仿的最多的就是那个鸡缸杯,再就是清朝瓷器了。
康雍乾时期的瓷器因为是各种大拍的常客流传度也广,曾一度是苏晴仿的最多的。
她以自己的眼力看,这个落款怎么也不像假的。
而且这个釉色很小众,这个时期应该也没人会仿制,难不成是民国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