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大破情面

“只是纳税之事,难道申家有拖欠税款吗?”

“莫非曹抚台想学徐民式,想要奴役乡绅?”

“那样申某人说不得,只能押解粮食去朝廷了!”

大明以前没有统一的转运衙门,官府派遣的杂役,多有押运赋税到某个地方的。

申时行当年就是扬言要亲自押解粮食进京,让徐民式不得不退让,甚至被人非难。

如今申用懋又使出这一招,曹文衡听到后呵呵笑着,伸手邀请他道:

“申先生请!”

“这样正好免了本官的难处,南京户部也不用为难。”

“别忘了把申阁老当年拖欠的也一并运过去,说不定皇上高兴之下,会把申阁老列入紫阁贤臣。”

“申家真这样做,那可是纳税典范啊!”

一番话连讽带刺,气得申用懋险些要仰过去。实在没想到有人敢这么不尊重申家,皇帝也真敢让官员这样做。

申传芳等申用懋的子侄,更是对曹文衡怒目而视。他们申家自从出了大学士,何曾被地方官这么对待过?

曹文衡面对他们的目光,却是老神在在。

来到江南一年多,他已经认识到不把情面撇一边,是不可能向士绅大户收税的。

那时朝廷的板子就会落在他的身上,一切由他承担。

所以他一直在想着,用什么办法破局,完成清丈田亩和大造黄册,以及所谓的分税制。

今日发生的事情虽然棘手,却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因为救援申家这件事,说破天也是他占理。将来传出去后,申家在外人面前也不得不感谢他——

否则以后申家再发生这种事,就没有人来救援。免得好处没捞到,反而落下埋怨。

拿捏住这一点的曹文衡,内心非常镇定。甚至还揣测李玉和申家的关系,想办法讨好这个皇帝的近臣。

对他来说,去讨好内廷宦官是拉不下脸的,但是和李玉这位大师音乐相交,传出去却是一段佳话,甚至能说是在为重制礼乐做贡献。

而且苏州的繁华,也让音乐在此地极盛。昆曲在此发源,江南有名的戏班也多在这里。

曹文衡去做这种事,可谓非常便利。

这样想着自己的事情,曹文衡面上更加从容自在。

申用懋见曹文衡这个样子,顿时也明白对方不吃他这一套。甚至认识到皇帝已经铁了心要在江南征税,拿他们申家作筏子。

这就和当年海瑞在江南针对徐家是一样的,别看海瑞从江南巡抚上被赶走了,但是徐家后来,也并没有落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