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伸到自己面前的素白纤细的手,肖思源忽然想到了他第一次和她说话的时候。
那个时候她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问她能带给她什么,她的回答是:“你想要的一切。”
现在,她依然是这般的笃定。
肖思源忽然就明白了她刚刚说的那句“成为和我们一样的人”是什么意思。
不光成为和他们一样能力卓越、优秀不凡的人,更重要的是,会和他们一样的自信笃定,会和他们一样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彻底推翻内心的自卑和怯懦。
他想成为这样的人。
他从小就头脑极好,尤其在绘画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但是他的家庭条件跟不上他的天赋配置,无法给他提供施展天赋的机会。
他上的绘画补习班,是初中美术老师推荐到自己的朋友那里去的。就连他绘画的开销,也是美术老鼠一手资助。
他知道自己和画室其它坐在那里的孩子们不一样,他的这一切要得到的格外难一些,所以他分外勤奋,格外珍惜,也没有让老师失望,以特招生的身份风风光光地被京城传媒录取。
来上学那天,年过花甲的老师分外高兴,给他开了一桌席,和他说以后要是缺什么就告诉老师,一定要把学业好好完成,让天赋尽可能多的展现出来。
肖思源点了点头,但是他不能真的什么都和老师开口。老师的家庭条件也很一般,靠着微薄的退休工作生活,师母身体不好常年吃药,老师还有孩子要养,生活也相当拮据。
肖思源懂事,从来不给老师添麻烦。他上大学之后申请了贫困生补助,以此来维持自己在学业和生活上的支出。
艺术学院的孩子们很多都家境优渥,他难免会显得格格不入。再加上他比同龄人年纪要小一点,所以有些心思蔫坏的人喜欢欺负他。
他不敢还口,他怕惹事。他怕一旦还口还手就有了污点,那么他的奖学金、贫困生补助,就都没有了。
于是有些人见他不还手,愈发的变本加厉。
少年心气重,憋在心里,戾气更甚。每次都通红着眼睛像是一头倔强的小牛犊般瞪着那些人,他们只会指着他哈哈大笑,仿佛他的反应愈发得取悦了他们。
他的生日很黑暗,时常觉得被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次,他提出要离开校电竞队被院方驳回,他不敢再提。
他怕自己一步踏错,下学期的学费就没了指望。
他眼中的光一点点灭了下去。
苏蕴和易子明站在他跟前,他们可以看出,短短这几秒的时间,面前这个十七岁的少年想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