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尘埃落定

从看见白落秋那一刻起,聪明的大臣已然是认清了现实,俯首在地不发一言,根本不理孙尚书和兵部侍郎的怂恿。

而好些苏旭的追随者和墙头草们却是摇摆不定,左右为难。

既想伸张所谓正义,弄清真相,又害怕被苏璧当庭治罪。

看到这副情景,白落秋却是直接开了嘲讽。

“各位大人可要好好想想清楚,毕竟临华宫中还有各位的母亲、夫人和爱女等着各位接她们回府呢。”

这话已经是相当于赤裸裸的威胁了,家眷皆在太子手中,他们无论作何决定也得掂量掂量。

然而,还是有苏旭的死党忠心不二,想以死为主子换得这一线生机。

只见一大臣高呼,“尔等宵小勿以强权逼迫我等就范,天理昭昭,真相总有大白天下的一日!吾愿以死明志!”

说罢竟是向殿前门口的柱子上撞去。

可殿前众人竟无一人阻拦,那大臣结结实实一撞,顿时头破血流。

苏璧见此情景,也只淡淡问了一声,“死了没?”

有内侍连忙去查看情况,而后回复,“还有气。”

自古以死谏言者,多受人敬重,被史官记下一笔,往往名流千古。而像这种死谏不成的,也多半会得到当权者的宽恕。

哪料苏璧竟然说,“那本宫岂能辜负他的心愿,理应助其一臂之力。”

说罢竟是抽出了身边侍卫的佩剑,一剑了结了那大臣的性命。

“史官也不用记其死谏了,只记其乃睿王同党,冥顽不化,于乾元殿前伏诛即可。”

连孙尚书和兵部侍郎也没有料到一向温润的太子竟当庭杀人,一时间愣在原地。

众臣看着那血慢慢流过殿前青砖,汇成了一股细小的溪流,气氛竟是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行事果决,手段毒辣,这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太子殿下,而是一个即将登上皇位的帝王。

此时,苏璧才掏出了一卷轴道,“此乃父皇亲笔所书的传位诏书,诸位可一验真假。”

内侍听命将诏书递给了众臣,负责圣上诏书起草、伺候圣上笔墨的翰林院学士和中书舍人们竞相传阅,纷纷点头认可此乃邵元帝亲笔所书,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传位太子苏璧。

此刻那些刚刚还有些摇摆的臣子们十分庆幸自己没有当即表态。

太子殿下明明手握传位诏书,却在最后一刻才拿出来,摆明了是为了将睿王同党一网打尽。

“可还有何疑问?”

这下,除了孙尚书一行人,众臣再无疑虑,均是叩首高呼,

“国不可一日无君,恭请新皇登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