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就不说了,那些找他借粮的外乡村长乡长,更是不可能借粮的。

他们一借就是一大堆,河岗乡哪儿有那么多粮给他们借?

乡民们也不会同意啊。

河岗乡后面确实因为玄清公显灵,挽救了庄稼,但六七成的收成,也就只能保自家人饿不死,哪里有粮外借?

一部分之前供奉玄清公的村子,就算是有粮,人家也不可能大批量外借。

名以食为天,粮食就是命啊。

单独找那些很早之前就供奉玄清公的村子借粮,少量借一点还行,大量借也是不可能的。

而那些村子也确实接二连三的遇到来借粮的。

从地里庄稼开始收割,借粮的就没停过。

有些人一次借不到,也不放弃,反反复复的讨粮。

徐义年从一开始好声好气的婉拒,到后面也有些不堪其扰的头疼了。

借粮都还好,徐义年更担心的是到后面,有些人被逼急了,说不定会剑走偏锋,干出偷粮甚至打砸抢烧的事情来。

虽然河岗乡供奉了玄清公,但玄清公会对同样的凡人的那些人动手吗?

徐义年为此头疼了两天。

然后却在一个午后恍然发觉,这两天好像没什么人来找他借粮了?

也不是没人来了,只是比起之前一天五六个,现在一天就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