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真的是从小就享受着最优渥的条件,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话也不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真的就是爸妈用钱养着惯着,无所谓会不会养出个废物,也就算了,就算废物,想必从小到大过得还算随性快乐。
而景肃和沈循这样的,因为从小到大被寄予厚望,伴随而来的肯定有相对严苛的标准和要求。
什么快乐的童年,就很难实现了,别的孩子在玩的时候,他在学习,别的孩子在玩的时候,他在训练。
现在有的人说什么,自律才是真正的快乐和自由,以及诸如此类的鸡汤话语。
这些都是成年人的鸡汤,可在孩童时期时,不快乐就是不快乐,压抑就是压抑。
孩子们看不到那么远的未来,他们看到的是眼下是否快乐,不会因为大人们一句‘我们都是为了你将来好’,就对这些严苛的要求欣然接受感恩戴德。
在这样的环境下养出来的小孩,如果又是人们口中那种‘你看看人家’的那个‘人家’。
成了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外界的声音,会把他们不由自主地拔高到一个高度,然后他们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活得疲惫不已。
在别人眼里明明都已经好得不行了,但他们可能连第二都接受不了。第一就是第一,第二什么都不是。
苏鹿一直在尽力避免把自己的儿子养成这样,她希望小乐过得快乐点,不那么优秀也没有关系,当个普通人就很好。
就像有阵子,网络上很火的一句话:你不一定非要长成玫瑰,你乐意的话,做茉莉,做雏菊,做无名小花,做千千万万。
苏鹿觉得这样就很好。
她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给了薄景深听,“我的哥哥都很优秀,苏浙是这样,沈循也是这样。我看着他们是怎么样过来的,沈循我还错过了不少,但是苏浙我是亲眼看着的。就像你说的,景肃应该也是一样。我不希望我的小乐成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