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为大局马谡欲隐

官制的改革,犹如一颗深水炸弹被投入了大汉朝堂之中。

虽然表面上依旧是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在底下早已经是波涛汹涌。

很显然,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内阁和六部将成为主宰整个朝堂的存在。

尤其是内阁,那可以说是整个大汉真正的顶层了,谁不想削尖了脑袋钻进去。

哪怕是诸多的文臣宿将,也顶不住这巨大的诱惑。

至于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员,自然也是铆足了劲儿想要往那六部之中钻。

而其中,吏部自然也是最为吃香的一部,其次便是掌管天下财富的户部,接着的工部、礼部、刑部,却是相差无几。

倒是兵部,相较于其他各部,打听和想办法的人明显要少了很多。

当然,这还真不是因为天下一统便刀枪入库的原因。

相反,经历过乱世,几乎所有人都想要把手伸入军队之中。

只是,这兵部虽然占着个兵字,实际上干的却是后勤的活。其看似重要,但实际上并不直接掌管兵马,更不能决定出战之事,甚至连将军的拔擢也只有建议权利。

军队真正的核心,还是在马谡未曾在奏疏中言明的五军都督府。

至于这五军都督府,直属于皇帝,甚至就连内阁都插手不得。

这显然也是马谡军政分治的理念的体现。

而在军政分治的基础上,马谡又用兵部管理钱粮后勤,也算是对军队的稍稍掣肘。

至于这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其实并不常设,目前自然暂时也是由马谡亲自坐镇,其下五名都督,却是由重将轮流担任。

如此,方能在最大限度上,限制军队一家独大的情况。

眼见着军权不容染指,一众的朝臣们也是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内阁和六部。

而就在宣布了改革官制的夜里,马谡便是与蒋琬来到了刘禅的宫殿之内。

经过一夜的商谈,确切地说,是不到半个时辰的商议,嗯,好吧,就是马谡的单纯汇报而已。

不论如何,一夜之后,这内阁的人选也是新鲜出炉。

其中首辅和次辅自然是毫无意外,由马谡和蒋琬担任。

倒是被所有人所内定的赵云,却并没有出现在内阁之中。

原因也很简单,赵云毕竟年事已高,繁重的政务也从来不是赵云的强项,不在辅臣之列,才是合情合理的。

递推之下,历史上的蜀汉四相的另两位,董允和费祎也是被马谡纳入了内阁之中。

显然,这对于费祎而言,是有些拔擢的意味了。

只是,马谡一言既出,却是并无人敢于反对。

如果说,作为马谡嫡系的费祎入阁尚在众臣的接受范围之内,那么最后一名辅臣的出现,着实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是的,这最后一名辅臣的席位,却是被郭淮拿下了。

之所以选择郭淮,当然有千金买马骨的用意在,但同时,郭淮的能力当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而最为重要的是,内阁之中,虽说以文臣为主,却绝不能少了武将的参与。

除了卫将军赵云之外,也就郭淮和魏延有这个资格入阁。

显然,对于入阁之事而言,沉着冷静的郭淮要比生性莽撞的魏延更加的合适。

于是,这看似极不合理的事情,也就这么水灵灵地发生了。

而郭淮的入阁,也的确如马谡所希望的那般,着实是给一众的降臣们狠狠打了一针鸡血。

随着五名阁臣的确认,一众的大臣们随即也是将目光投向了六部主官的人选之上。

不过,在确定了内阁诸事之后,发起这次官制改革的马谡却是忽然告病,将六部主官人选之事全权委托给了蒋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