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随我夺回宫门!”话音落下,曹叡当即就要重夹马腹冲向那宫门。
只是,曹叡的战马尚未冲出呢,左右两名卫士便是齐刷刷地将曹叡的缰绳给拉住了。
“陛下,不可啊!”两侧的卫士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劝阻道。
“安敢挡我?”曹叡顿时有些怒不可遏道。
“陛下容禀。”左侧卫士当即便是收回了握紧缰绳的手,随即便道:“非是末将惜命,只是这宫墙高三丈许,更有强弓硬弩把持,我军一无云梯以登城,二无箭塔以护卫,如此冲杀,与自杀无异啊!”
“是啊陛下!”右侧的卫士也是赶紧继续劝说道:“箭矢无眼,陛下万金之躯,不可立于危墙之下啊!”
应该说,曹叡的两名卫士说得的确是有些道理的。
只不过,他们显然忽略了,城墙之上的魏军,其实根本不敢对曹叡下手。
否则,刚刚聚集在宫墙之下的时候,魏军就已经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了,而且也更不会只以箭矢吓唬他们退后。
因此,若是曹叡当真带着他们冲杀宫门,这伙叛军还真不好办,甚至因此抓住空隙而破袭了宫门也说不定。
又或许他们已经看出来了,却依旧选择劝阻曹叡。
没办法,不打不仅仅是宫门叛军的最佳选择,何尝不是他们这些皇宫卫士的最佳选择呢!
当然了,若是曹叡更加坚决几分,或许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曹叡冲杀一番。
只可惜,曹叡显然并没有赴死的决心。
眼见着西门已经被叛军占领,曹叡也是带着侥幸的心理下令道:“往南门!”
“是。”身旁的卫士们当即也是答应道。
甚至在这答应声中,隐隐的还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
是的,曹叡选择了妥协,并没有强令卫士强攻宫门。
不过,这还真不能说曹叡的决定就是错的。
很简单的道理,曹叡现在要做的,是前往西面城门,堵住城门。只要能堵住城门,这小小的宫门,他随时都可以拿回来。
而这不到四分之一的皇宫,在战马的奔驰之下,倒也用不了太多的时间。与其在这西门干耗或者血战一番,还不如从南门绕行。
当然,这前提是,南门的宫门不能也被叛军所占领。
很显然,曹叡终究是失算了。
已经彻底摊牌的世家门阀们,怎么可能给曹叡留下这么大的空隙。
皇宫四门,无论哪道,都早已经在其掌控之中。
在南门同样遭到冷箭的曹叡,当即便知道,他已经被困在了皇宫之中。
甚至不仅仅是皇宫的四门,就连整个邺城,除了曹叡看得最紧的南门之外,其余三门,都已经在世家门阀的掌控之中。
即便是在南门,世家门阀的势力也依旧有着深重的影响。
不说别的,单说这校尉一级的将领,就有一多半是出自门阀世家,另外还有三分之一受过世家的恩惠。
之所以将接应汉军的任务放在西门,不是他们只能放下西门,而只是西门他们最有把握而已。
事实上,西门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其余几门还毫无驰援的动作,便已经应证了这一点。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曹叡想方设法地出了这道宫墙,他也休想在短时间内调动一兵一卒去救援西门。
当然,最重要的是,时间上也根本来不及。
为了夜长梦多,马谡派出袭占西门的部队,可是清一色的都是骑兵精锐。
不过短短半刻钟的功夫,第二批汉军主力足足五千骑兵精锐,便已经进驻了西面城楼。
至此,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将汉军给赶出邺城了。
哪怕是所有的邺城世家门阀们再度集体倒戈也不行。
也就在邺城西面城楼撤离沦陷之际,曹叡也是带着兵马赶到了皇宫南门。
正待曹叡想要殊死一搏之时,汉军主力也同时出现在了东面、北面包括南面城楼前,呜咽的号角声随即从四面八方将曹叡给包围在了其中。
显然,汉军的总攻已经发起,而曹叡自然也明白,他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